记者吴军礼原登荣
转眼又到了“双十一"。一年一度的“光棍节"摇身变为全民网购狂欢节。消费者在享受各大电商低价、便利服务的同时,后续的商品质量问题等,也困扰了不少消费者。因此,今年“双十一"网购潮来临之际,律师、消费者协会纷纷提醒消费者要多长个心眼, 学会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双十一"抢购后续问题多
市民张香香,去年“双十一"时在网上买了一套家具,之后却发现有严重的质量问题。
2013年11月11日, 张香香熬了半宿,买了天猫商家韩优佳四件家具, 到货后发现四件家具分别有不同程度的磕碰掉漆,更郁闷的是床安装不上,床头、床尾和床箱的安装螺丝眼根本对不上,无法用螺丝连接!联系卖方客服没有得到解决,她就申请退款,但被韩优佳拒绝。
被逼无奈,张香香在2013年12月15日开始给天猫客服打电话反映问题。她先后打了六次电话,但客服说解决不了,只能跟商家协商解决。于是,张香香一直跟商家死磕到今年4月份,才得到了400元的补偿。
市民南洋,去年“双十一"没忍住低价诱惑,在天猫网上买了一件120元的黑色修身夹克,一套110元的保暖内衣。十几天过去了,他收的货却让他大失所望,首先,夹克样子太大,根本不是修身,完全没办法穿;其次,保暖内衣根本就是单衣,薄得跟夏装一样。无奈之下,南洋只好把夹克送到裁衣店里进行“修身"处理,就这样,他又多花了20元!
南洋向记者说:“网上买的衣服比现实里边便宜不了多少,但因为没法试穿,没法见到衣服,真正到手后往往会不满意。所以今年我就没打算双十一时进行网购。"
记者发现,“双十一"网购者所买商品,小到几十元钱的衣服,大到上万元的家具都有,而期间所出现的质量问题,遍及各个价位的各类商品。除了质量问题之外,拍到商品后一两个月商品还在路上的事件很普遍。
有的网购族“吃一堑长一智"
在许多网购族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的时候,仍有不少市民表示, 他们不会因为这是“购物狂欢节"而去跟风,表示“需要时再去买,不需要时不会强买"。
在同济医院工作的魏女士, 平时就是标准的网购族,衣服、书籍,她都在网上跟人讨价还价,然后拍定。但魏女士今年表示,因为双十一时候网络抢购的人特别多,甚至抢到服务器瘫痪,而且抢购之后问题也不少,她决定不在今年“双十一"进行网络抢购。
“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去买就行,没有必要在双十一时候一次性购买。"魏女士说。
无独有偶,市民小辉在吃了去年的网购亏之后,今年也变得理性起来。
去年小辉在“双十一"时,买了一条原价220元,现价86元还包邮的裤子。但两周后收到货试穿时发现裤子裆部太小,商家还以已发货不退不换为由拒绝了小辉的退货要求。
小辉告诉记者:“我没有什么网购经验,网络上便宜的东西很多,很诱人,但是还是不敢下手,所以今年‘双十一’就不买东西了,我宁愿掏大价钱去实体店买,最起码买的都是真货。"
西安市消费者协会认为,“双十一"网购中,问题最多的是所收到的物品与网店描述的色彩、款式和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所以网购要想百分之百买到“如图所示"的东西,成功率远不如实体店。
消费者应该理性应对“双十一"
西安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到: 消费者网购应首选交易记录、评价及评级较高的网店,或者有第三方支付服务的网店,另外最好采用货到付款方式进行消费,并及时索要发票。如此,一旦发生消费纠纷,不至于导致经济上受到损失。消协建议,对“双十一"期间的特殊因素应提前预计,如果购买时限性较强的商品,可提前或等“双十一"过后再挑选购买,不要赶在“双十一"快递紧张的时候,以免影响按时使用和消费。
陕西云德律师事务所律师余涛认为,消费者“双十一"网购时首先应该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今年2月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购买中要及时留存证据。
“‘双十一’最容易碰到的问题是商家先提价后降价、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等,对于商家违反《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行为,消费者最好问清商品情况,若出现问题,聊天记录、网站截图等都可以作为维权证据。"
余涛提醒在遇到网购问题后, 要善于利用现有纠纷解决机制。比如现在不少商家都有实体店铺,通过发货地址能查清店铺所在地的,商品出现问题,可拨打当地的12315进行投诉。
记者了解到,今年“双十一"不少商家增加了“跨境购"的海淘业务。余涛认为,在海淘时应该避免采购、邮寄有检验检疫风险的物品,在海外所购买的某些电器类产品也必须有3C认证。
新闻推荐
开幕式现场本报讯(记者焦瑾)西北最大的家具行业盛会,第十三届西安国际家具博览会近日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展会为期四天,吸引了国内外600多家知名家具企业参展,云集了上千...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