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琨
食品流动小摊贩, 在带给市民生活便捷同时, 卫生状况多少有些令人担忧。如何对其规范管理,确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加强监管仍需加力。
流动食摊卫生堪忧
10月28日,正值中午饭点, 在距离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和西安90中不远的伞塔路摊贩集中处,许多流动摊贩前挤满了学生。
问及是否卫生,多位学生告诉记者,就是感觉味道好,但父母平时不让常吃这些食品。
沿着伞塔路, 记者看到,每隔不远就有流动经营食品的摊贩。 在兴庆路, 小吃摊更多, 短短十几米的街道上,流动摊贩就多达十余家。在这些出售食物的小推车或摊点处, 记者没有看到卫生许可证、 营业执照。 这些开放式摊点周围,垃圾随处堆,很多摊点都是自带大桶自来水清洗锅碗瓢盆,卫生状况堪忧。
“这些摊贩卖的食品很不卫生, 没有什么安全系数,小孩吃多了容易生病。" 像张大姐一样, 采访中多数学生家长都为卫生状况表示担忧。
市民王女士说, 自己为了杜绝孩子私下吃地摊饮食, 从不给孩子零花钱, 但孩子总能从爷爷奶奶那里要到零用钱, 自己根本杜绝不了孩子乱吃。
唐都医院消化科医生王士琪告诉记者, 因食物不洁引起急性肠胃炎的患者并不少见。 街头摊贩大部分不具备食物卫生条件,加之如果食品贮存不当容易导致细菌繁殖, 不慎食用就会导致身体疾病和肠胃不适。 他提醒消费者, 以健康为重最好到正规餐饮店就餐。
堵不如疏重在监管
街头食摊如何加强行业监管? 9月22日,《陕西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草案)》正式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
《条例(草案)》明确,“乡(镇)人民政府、 街道办事处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摊贩予以登记,记录经营者的姓名、身份证号、住址、经营范围、经营地点、经营时间等信息,发给食品摊贩登记卡,并在10个工作日内将登记信息向县级食品药监部门备案。"“食品摊贩应在明显位置摆放食品摊贩登记卡和从业人员健康证明。"
对于这项政策, 多位流动食摊经营者认为,告别“黑户"再不用打“游击战",是好事。 他们中也有一些人担忧,怕持证后遭遇变相收费。
“堵不如疏, 多年来城管与小摊贩之间的矛盾早已证明了这点。"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教师杜军强认为, 取缔小作坊和小摊贩,势必影响到城乡一些弱势群体的收入。 他建议把食品小作坊、 小摊贩纳入监管视野, 运用法律的手段规范其经营行为, 通过立法解决存在的问题是可取之道。
省政协委员张凯华认为, 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 能不能给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 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他建议应对食品安全采取零容忍态度,通过政府部门加强监管, 防止出现食品安全隐患, 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实习记者李佳静王璐)11月5日,省政协举行纪念于右任先生诞辰135周年座谈会。省政协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雷涛出席。陕西省有关专家学者和辛亥革命先贤后人代表参加座谈。座谈会上,辛亥...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