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感动陕西教育获奖人物 我甘愿做他们成长中的拐杖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14-12-31 14:12   https://www.yybnet.net/

感动人物:周建利

所在学校:西安市盲哑学校

感动语录:给每一个学生真诚的爱,让他们愉快地成长

周建利1982年毕业于西安师范学院,后被分配到西安市盲哑学校,从未学习过盲文的他通过不断的自学和用心付出,30多年来深受大家的尊敬和盲童的爱戴,被称为“盲童的拐杖”。

见到周老师的时候,他正在帮学生宿舍拎热水,身材矮小的他一瘸一拐的拎着水壶送到四楼学生宿舍。周老师说:“平时都是学生自己拎,这两天学校进行管道维修,路面不好走,这些事就由老师们承担,保证孩子们日常用水。”

周建利告诉记者:盲哑学生与普通学生不同,盲哑的孩子往往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比如一个简单的上课起立、敬礼动作,普通孩子可能一教就会,但是盲哑孩子需要说上十几遍甚至几十遍都不一定能做好,而且盲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比较差,老师们在担任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需要承担更多的职责,陪学生买生活用品、理发、洗澡,换洗衣裤、有的时候上厕所也需要陪。记得有一次,盲一年级学生尿裤子了,他不仅没有训斥这个学生,还安慰他并找来衣服给他换上,换完又默默地去清洗脏裤子。

周建利说:“盲童的家庭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觉得孩子很可怜,就加倍的疼爱孩子。另一种是不想让人知道家里有一个盲哑孩子,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给点吃的就行,根本不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其实盲童的教育更重要,他们更需要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对这些孩子的教育要更有针对性,因为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接受和理解能力也不一样,他们比正常的孩子更加的敏感,所以在平时的教育和相处当中,得特别的用心才可以。”周建利不仅对孩子的自身情况了如指掌,还对每个孩子的家庭状况进行了解。班上有位来自陕南的女孩,进校时只有八岁,因为失明,倍受家长的关怀和疼爱。家长临走时,母女俩眼里都含着泪水,难舍难分。这么小的盲童远离家长,更需要教师特别的关爱和呵护。周建利在生活上细心照料她,指导她换洗衣服,为她购买生活用品,并在学习上耐心帮助她,手把手的教她学写盲文。现在女孩不但生活能自理,而且学习也有了明显进步,家长称赞周老师比父母还细心周到。

他还根据盲生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在班里举办的“我能行”主题班会、“学习经验交流”、“盲文读写比赛”等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立盲生兴趣小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了盲生的一技之长。孩子们“见了”他都非常的亲切,记者采访时,楼道里一个男孩听到周建利的声音后,主动跑过来要弹琴给他听。

周建利不仅善于思考、勇于创新,还经常鼓励盲童积极实践,自强自立。他总是鼓励学生:“眼睛失明了,但还有聪明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也许将来做不出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却可以自食其力,不再成为家里的负担。”在他的教育、培养和鼓励下,学生李玉参加了盲人足球队,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代表陕西参加盲人足球比赛,被评为优秀运动员。黄文珊同学在陕西省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三枚金牌,被评为市级优秀运动员。毕业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有所成就,有的成为远近闻名的按摩大夫,有的是单位的骨干。

周建利常说:“给每一个学生真诚的爱,让他们愉快地学习,激励学生自主发展,帮助他们获得知识和技能。只要他们能够自强自立,我甘愿做他们生命成长中的拐杖”。

新闻推荐

中联、阿姆瑞特低价不低调

新年马上就要到了,一切都要从“心”出发!在岁末年初之际,中联、阿姆瑞特花更多的心思,为顾客献上年末感恩大礼,“现金欢乐送、好礼欢乐送、红包欢乐送”等一系列特惠感恩礼,给古城市民带来了新年“心意...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感动陕西教育获奖人物 我甘愿做他们成长中的拐杖)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