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昆仑中学 孙莹莹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数不清的故事告诉我们: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当我呱呱落地时,“孝顺、勤俭、守时”便伴着我而行。
俗话说:“百孝顺为先”。从我记事那天起,父母对爷爷奶奶的孝顺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他们从不和爷爷奶奶顶嘴,家里的大小事情,父母都会听取爷爷奶奶的意见。有时奶奶发脾气,父亲总是陪着笑脸,不停地讨好。事后还不忘教育我:“奶奶年纪大了,有时事情做得多,就会有脾气,我们要让着她。”去年暑假爷爷生了一场大病,一个暑假,母亲在两地之间穿梭,照顾病重的爷爷。这些我都看在眼里。母亲曾经对我说过,“百孝顺为先,孝敬是没有底线的。”就在这一刻,我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也一定会像父母一样,做个孝顺的女儿。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勤俭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我家的家风。一次,我们一家去饭店吃饭,因为人多,母亲点了满满一桌子的菜。吃完饭,桌上还有不少菜没吃完,母亲拿起包就准备走。奶奶一见急了,忙拦着母亲说:“等等,消费不浪费,打包不丢人,这么多菜带回家还可以吃呢!”母亲听了连忙点头,赶紧协助奶奶打包。
守时可以说是个小事,但却融汇在很多事情中,是一个人良好素质的体现。虽然母亲并没有给我讲过什么大道理,但却时常用行动告诉着我。每次,与人约定出行时,母亲总会提前早几分钟到达。她说,这样才不会让别人等,这是起码的礼貌,也是做人的道理。又有一次约会,母亲催我快点,还没等她张嘴,我就戏谑道:“宁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母亲哈哈笑着扬手要打我,我们在嘻嘻哈哈的打闹中出发了。久而久之,耳濡目染,我学着母亲养成了守时的好习惯。
家风,并不是惊天动地的家族纪事,也不用恪守古板、循规蹈矩,它是日常生活中做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形成的好习惯,也是一言一行中传承的道德思想。人的一生不需要富足的家庭生活,也不需要权贵的父母,只要有良好的家风,你就会长成有用的大树。
点评:薪尽火传,几代人形成的优良家风,不论是“孝道”、“勤俭”、“守时”都是生活中点滴的小习惯,却是那么的刻骨铭心,深深烙印在小作者心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后辈产生了无形的影响,文章整体布局清晰,结构上首尾呼应,让文章呈现出回环之美。文章情节安排有待更引人入胜,语言有待凝练。
新闻推荐
本报讯(首席记者姬娜)今天冬至,我们将迎来白昼最短的一天,也将进入“数九寒天”。气象专家提醒说,此时节,要格外注意保暖。此外,按照民间说法,冬至当天吃饺子不冻耳朵,昨天西安市场上饺子销售大战已打响。...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