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背包银行”的变迁史 ——陕西信合电子信息化建设纪实

来源:陕西日报 2014-12-31 23:51   https://www.yybnet.net/

“现在这个‘小本本\’可真方便了,折子也能用,补贴什么时候上账一清二楚,取钱汇款在信用社下班了都能办。以前说信贷员是‘一把算盘一个挎包打天下\’的‘背包银行\’,现在拿个这,银行真是背到包里了……”前来铜川耀州关庄村金融服务便利店取款的村民笑呵呵地指着说到。他指的“小本本”正是陕西信合自主研发、新近推出的“村村通助农服务e终端”,支持存折、IC卡和磁条卡,目前实现小额存取款,转账汇款,惠农补贴和社保资金查询领取等功能,而且还将陆续完善“家乐卡”自助贷款,代缴中间业务等功能。助农服务e终端作为陕西信合助农取款POS设备的升级换代产品,进一步扩大了支农惠农的业务范围,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让广大农民群众足不出村便可办理所有的支农涉农业务。

科技引领发展。曾几何时,信用社似乎总让人觉得是金融服务的“游击队”,土里土气,与商业银行“正规军”相比,是落后和低效的代名词。2003年深化改革以来,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秉持“高起点、高标准、跨越式”的发展理念,积极实施科技兴社战略,加快电子信息化建设进程。在向现代金融企业迈进的过程中,把投资巨大的信息化建设作为突破口,足见其破旧立新、勇于进取的决心隐忍而坚定。时至今日,陕西信合发展成为全省营业网点最多、客户群体最广、业务规模最大、服务功能齐全的现代化金融机构,在陕西经济尤其是“三农”和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充分发挥着金融主力军的重要作用。在服务水平突飞猛进的背后是电子信息化建设给予的可靠保障和重要引领。目前业已建成省内乃至西北地区接入网点数和自助设备数量最多、城乡覆盖面最广、业务交易量最大的集中综合金融信息服务及管理系统平台。比肩同业毫不逊色的科技金融服务能力让曾经的“背包银行”实现了向现代金融企业的华丽转身。

科技让金融触手可及

随时存取、刷卡支付、网上转账……城市里这都是习以为常的金融消费方式。但在大山深处,乡村的百姓有些却依然不得不翻山越岭去将自己辛苦积攒的皱皱巴巴的一卷钞票寄给远在他乡求学的孩子。现代化的金融服务对这些地方的群众来说,是一种奢望和梦想。普惠金融致力于建设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对乡村的百姓来说,就是能简单地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

陕西虽然号称“八百里秦川”,但事实上陕北黄土高原和陕南秦巴山区的大山中依然有很多的金融服务空白村镇,就是经济和自然条件稍好一些的关中地区仍然零星存在一些金融服务空白村镇。陕西信合作为陕西最大的金融机构,使全省城乡的百姓都能畅享到现代化的金融服务,是陕西信合改进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的目标和追求,也成为陕西信合人努力的一个心愿,肩负的一种社会职责。近年来除了尽力新建营业网点外,面对部分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村落,电子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让便利的金融服务触手可及。西安周至的骆峪镇位于秦岭山中,尽管距离县城只有短短的15公里,但山大沟深、交通不便,镇上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2012年,陕西信合周至联社选定在人口较多、农户居住较为集中的神灵山村设立了银行卡助农取款点,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小额取现和转账查询的困难。“过去要跑10里路才能取到钱,现在在家门口5分钟就能办好,而且不收任何费用,这才是咱老百姓的贴心银行啊!”村民朴实的赞扬就是对工作最大的肯定。

2006年,陕西信合综合业务网络核心业务系统在全部营业网点联网运行;同年12月,陕西信合富秦卡首发开通。

2007年11月,接入全国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开通农信银实时汇兑、银行汇票、通存通兑业务。

2008年3月,陕西信合自助服务系统上线,ATM机、POS机和各类自助服务终端得到应用推广。

2010年12月,银行卡助农取款业务上线运行。

2012年6月,电话银行新业务功能成功上线运行;12月,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同步推出……

目前,陕西信合电子信息化建设已形成支撑日交易量1000万笔以上,各类电子渠道日处理300万笔以上,交易成功率达99%以上的信息系统处理能力。截至11月末,在全省范围内共布设自助服务终端3493台,拓展特约商户2.5万户,共布放POS机4.1万台。其中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13705个,乡村网点覆盖率达到60%以上,年内受理存取款业务29.9万笔,金额1.5亿元。电子银行客户数达到339万户,仅2014年上半年交易量达654万笔,较上年同期增长1744%,交易金额15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87%。

在加强金融服务体系和渠道建设的同时,陕西信合倾力打造“富秦卡”品牌,相继发行了富秦借记卡、家乐卡、公务卡等十余种银行卡。其中家乐卡按照“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原则,借款人可以凭卡在陕西信合任一营业网点柜面申请授信额度内的贷款。截至11月末家乐卡累计授信284亿元,平均单户授信9.8万元,贷款余额211亿元。此外陕西信合在陕西省内金融机构中率先发行了金融IC卡,同时基于金融IC卡多应用与相关部门共同发行了金融社保IC卡和财政惠民一卡通,开启了惠民补贴资金发放的“直通车”服务,将粮食直补、农村及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等10余种惠民补贴直接从财政专户拨付至客户账户。截至11月末,全省累计发行富秦系列卡1932万张,平均每两个陕西人中就有1人持有陕西信合富秦卡。

随着陕西信合电子银行业务的稳步推进,“农村金融服务通达工程”得到全面推广普及,实现了户户有信合富秦卡,村村有助农存取款服务点,镇镇有营业网点和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小额支取足不出村、转账汇款足不出户、惠农资金实时到账、信用贷款随用随贷”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逐步构建成型。全省近三千个营业网点配合多样便捷的电子金融产品,真正让陕西1420个乡镇千家万户的百姓尽享普惠金融的甘霖。

 科技为发展保驾护航

“有了新模型科学有效的综合评判,我们的心里更加有底了。”雁塔联社的客户经理释然道,“就像这些小微企业,多数经营情况较好,多年合作信誉良好,就因为企业名下资产少或者财务不健全,难以获得合理授信和贷款。这个新的评级授信模型考虑要素全面,还方便基层操作,既合理支持了客户,又大大提高了风险管理水平。”

“预警系统让一些细微的纰漏更容易识别,前移了风险关口,很大程度上规范了柜员操作,效果比较好,近两年的风险预警信息明显减少了。”

在有关陕西信合电子信息化建设的基层走访中,提到近些年更新上线的各类内控管理系统,类似的评价多次不断被内部的员工提及。在陕西信合电子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十年里,不仅带给三秦百姓更加普惠的金融服务,背后更多的是为便利服务保驾护航的有效技术支撑和保障。

2006年,全省信合的业务经营数据实现集中处理。

2008年,信贷及资产风险管理系统同时接入开办信贷业务的所有营业网点。

2009年,陕西信合智能办公信息系统上线运行。

2010年对2005年上线的核心系统平台实施了新会计准则的优化改造。

2011年,柜员操作风险预警及监控系统正式投产运行。

2013年,核心业务系统运行平台顺利平稳更换,远程集中授权系统上线运行。

2014年,省联社资金业务管理系统成功上线运行……

近年来,在陕西信合电子信息化建设整体快速推进,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电子金融产品日臻丰富的形势下,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进一步开始考虑电子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以求在满足对外金融服务和对内业务管理需求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防范风险、保障系统的可靠运转。2012年,在银监会组织召开的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会议上,陕西信合承担的“基于操作风险控制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用系统开发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荣获首届全国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研究成果优秀奖。与此同时,符合陕西信合管理运行体制的“小银行、大平台”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和“小核心、大外围”信息系统建设策略“两小两大”的发展思路逐步清晰。2014年11月,“陕西信合业务发展与IT建设统一规划”项目展开。该项目从陕西信合总体业务目标和发展战略顶层进行设计,规划全省信合信息科技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集成架构,通过整合新建形成陕西信合的信息科技战略架构。保证今后五到十年信息科技发展能够完全满足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的各项要求。

就在陕西信合电子信息化建设走过十年不平凡历程,取得卓著成绩的背景下,为了综合验证科技服务和保障能力,2014年11月15日,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西安同城灾备中心组织进行了模拟生产中心灾难发生的业务连续性服务应急演练。全省2780个网点近3000台柜面终端和部分ATM与POS设备参与演练。演练期间共办理业务超过20万笔,业务种类覆盖存取款,行内转账,开销户等主要业务。演练结果表明,数据一致性指标RPO接近于零,灾备中心业务接管时间指标RTO小于1小时,业务办理成功率达到生产中心日常水平。各项数据完全符合监管部门的指标要求。此次演练的成功实施,正像是给陕西信合电子信息化建设一个美好的诠释。

“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稳健有力地走下去,陕西信合定会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金融机构。”省联社杨建新理事长如是说。

新闻推荐

图片 西安万寿寺塔改“斜”归“正”

元月1日,被“外科手术”纠“斜”改“正”2.64米后,西安万寿寺塔塔身归“正”。万寿寺塔建于明万历年间,塔身6层,高22米,距今400余年,1983年被列为第一批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位于西安市韩森寨西光中学...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背包银行”的变迁史 ——陕西信合电子信息化建设纪实)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