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刘曌琼 实习生 李俊婷 通讯员 路震亚 于春辉 董知行
改革纲领:“两个文件”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陕西西咸新区的批复》
《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西咸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
关键词:8个字
“支点”: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
“枢纽”:我国向西开放重要枢纽
“引擎”:西部大开发新引擎
“范例”: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
改革任务:“两个创新”
创新城市发展方式:
西咸新区继续深化在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建设现代田园城市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取得的创新成果。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围绕创新政府服务机制、引入天使孵化模式、打造国家级创新基地“三大任务”,利用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科技创新企业服务平台、金融支持平台、人才服务平台“四大平台”,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代文化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业、健康医疗产业、现代农业、临空科技产业等六大主导产业为支撑,依托西部科技创新港(交大)、大数据产业园、中俄丝路产业园、空港保税科技园区、四医大医教研综合园区、泾河农科园等项目推动科技创新。
改革内容:四大类37项
第一类:推进新型城镇化
1、城乡一体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推进户籍改革试点,为农民完成了户籍转换。
加快土地制度改革:
实行土地确权,试点成立土地流转中心。采取“产业主导、社会投资、市场运作”的方式,将部分现有村庄改造为优美小镇和农村社区。
1600亩泾河秦龙现代生态智能创意农业园区形象初显,亚洲最大的酒窖葡萄酒庄―秦汉张裕瑞那葡萄酒庄建成开放,5000亩的沣东都市农业博览园开园。
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推行统一标准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在各新城成立劳动力培训学校和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通过补偿商业用房、约定入区企业预留岗位给本地群众等方式解决农民长远生计。
2、产城一体
以就业和城市功能为导向布局产业,实现产城一体。沣西信息产业园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将来可以解决近10万人的就业。
微软西北地区设立的首个创新中心及IT学院等五个项目,打造产、学、研、投深度融合的全生态链。
整合民生银行、万达集团、微软创新中心等资源,吸引天使投资、股权投资和社会资本,开展“新城市、新生活、众筹新长安”活动,为大学生创造就业机会,建设生态宜居、富有活力的青年社区,搭建产城融合发展的平台。
3、生态文明
坚持生态优先,构建点状布局的现代田园城市市镇体系,为城市确定法定的永久边界。提出建立由特大城市、中等组团城市、小城镇和自然村落组成的点状布局市镇体系,把山川河流、大遗址保护区和农田作为“生态廊道”。
投资20多亿元治理渭河、沣河、泾河,18公里渭河综合治理秦汉段完工,渭河北岸湿地公园和沣河湿地公园建成开放。在五陵塬形成林地5000亩,成为大西安的生态补偿区。
积极实践“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配套等方面践行“低影响开发,高品质建设”理念,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之路,成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第二类: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
1、“负面清单”
按照行业门类、大类推出了针对外商投资准入的“负面清单”。通过推行“负面清单”,明晰外资市场准入限制,努力营造透明、公开的投资环境。
2、口岸建设
空港新城获批国家航空城实验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航空枢纽”上升为国家战略。
空港新城的西咸保税物流中心作为全省打造内陆型开发开放高地的重点项目之一,在航空物流、跨境电子商务、航空保障等多方面招商成效显著,已于10月正式获得海关总署等多部委的批复。
3、能源金融贸易中心
西咸新区丝路经济带能源金融贸易中心是发改委赋予西咸新区的国家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的重要任务,构建以能源交易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促进能源开发和金融创新有机融合,大力发展能源金融市场。今年发布了专项优惠政策文本,这是全国首个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出台的专项投资优惠政策。
4、中俄产业园
西咸新区与中俄投资基金合作建设的“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项目”已于10月13日在中俄两国总理第十九次定期会晤中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该项目采取“一园两地”的方式在俄罗斯和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分别建设两个园区,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战略,促进中俄双方企业互到对方国家投资发展,积极推动中俄企业资源共享,实现互利互惠。
第三类:创新体制机制
1、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实行登记注册制度改革,整合市场监管体系,建立跨部门审批管理机制和审批信息流转机制,工商、质监、税务集中受理审核市场准入事项,一次性、一体办结,实现工商注册、机构代码证办理一张表、一条龙服务。
启动了西咸新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正在谋划设立市场监管机构,通过建设西咸新区电子政务智慧平台,服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工商、税务、质监等机构由串联式审批变为并联式协同审批。
西部首家“商务秘书服务公司”在沣东新城科统区成立,为创业者提供“拎包入驻”式服务。
2、简政放权,加强内部管理
研究并制定了西咸新区目标责任考核、财务管理、投融资管理、作风建设等一系列制度,为西咸新区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管理规范。按照大部制、综合性、简政效能的原则,目前正在研究提出与西咸新区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内部机构设置方案。
3、互联互通,理顺外部体制
积极推动建立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省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与西安、咸阳两市制定了《西咸新区与西安市、咸阳市及省级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召开西咸新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多层次的沟通协商机制逐步建立,“举全省之力建设西咸新区”的格局正在形成。
积极筹建西咸新区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入股陕西省新组建的秦农银行,沣西新城开发集团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公开发行12亿元的公司债券,国开行出台专项支持新区发展的意见。创新土地规划、报批、融资、供应管理,在全国同类城市新区中率先完成跨多个行政区的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编制工作。
第四类:党建与纪律监察体制改革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在全区纪检系统扎实开展“三转”活动。
针对新区新人多、新事多、干部自由裁量权大的特点,扎实推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各单位共查找廉政风险点2959个,制定防控措施2605条,建立完善规章制度近200余项,对权力运行起到了有效的制约作用。
开展“纪委书记谈话谈心”工作,纪工委书记已经与党工委、管委会各部门中层干部共18人全部谈话,各新城纪委书记共约谈各级干部89人次。
着力构建规范选人用人、改进工作作风的长效机制,明确了工作时间和八小时之外作风方面的可为和不可为,强调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党工委会同纪工委每半年对班子成员及干部队伍思想状况进行一次研判,及时掌握有关情况。
手记
西咸新区最大的生命力在于改革创新,在于解放思想、敢闯敢试。进入开发建设深水区的西咸新区,正在以“抢在前、走在前”的西咸精神为动力,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适应新常态,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跨越!
新闻推荐
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黄藤荣获中国好教育“2014年度领袖人物”
近日,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举办的中国好教育盛典落幕,本届盛典以“践行改革,让每个人的人生出彩”为主题,表彰了一批为中国教育改革奉献自我的教育工作者。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黄藤荣膺中国好...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