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菡 本报记者 王罡
2011年省外事侨务办公室负责洋县洋州镇孤魂庙村扶贫以来,坚持把扶贫作为转变作风重要工作来抓,想方设法办实事,赢得当地老百姓的好评。
孤魂庙村位于县城以北十公里,因一百多年前太平军与清军在此激战遗尸过万,百姓修建一座孤魂庙,村名由此而来。全村7个组465户1600多人,由于该村无其他支柱产业,村组道路等生产生活基础条件还比较落后,特别是村里有十多户病、残等,没有经济来源,家境十分困难。
2011年以来,省外办领导多次到村上走访慰问,积极想方设法解决实际困难。孤魂庙村位于傥水河东侧,人畜饮水长期靠附近小河沟,涨水时水浑不能饮用,干旱时无水可用。有些村民取水路途遥远。2011年,张宝文主任到村里走访,看到村民用水情况,并实地勘察。回到西安即与水利、计划等部门反映协调,很快从省上争取项目投入44万元,修建了深井、水塔、过滤池,安装了入户水管,解决了1200多人的安全饮水。与此同时,省外办了解到当地群众看病还存在不便,就主动想办法争取,给镇中心卫生院捐助10多万元的救护车一辆,给县医院捐助价值20多万元的救护车一辆。还利用与归侨属联系多的有利条件,每年邀请10多名省上知名医疗专家到县城及村上开展义诊,给数千人现场看病治疗。
为确保扶贫工作扎实开展,省外办一把手负总责,一名副主任具体抓,人事处处长和一名专干具体落实,确保有方案、有措施、有专人、有实效。省外办8位厅级领导带头,每人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逢年过节都带上米面油和现金入户慰问,天气转冷都会送去御寒衣物,上学孩子早早就能收到上学费用等等。
今年省上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县乡扶贫锻炼通知下发后,省外办认真学习研究,及时传达执行。五月下旬为村里选派了两名科级干部驻村扶贫。他们制定年度扶贫计划,既明确目标,又阶段推进;既全面规划,又突出重点;既注重基础,又紧抓项目;既送之“鱼”,又送之“渔”。目前,已经实施的有:一是按照全省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协助开展建档立卡工作,重新制订帮扶计划,为开展***打好基础;二是7月中旬两名干部带领村里10名十来岁的孩子到西安及周边,学知识、长见识;三是帮助村委会购置了一套音响用于村里开展广场舞活动,很快从一开始十余人到了现在的上百人;四是多方奔走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目前,村里主要道路扩建、修建一座桥和太阳能设备的问题已向市县有关部门汇报,三个争取支持报告已上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邓月娟)近日,西安市卫生局、西安市教育局下发通知,要求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各学校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晨检工作,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或短期内出现多名发热等症状的...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