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蒋介石密嘱也许是引发西安事变的直接导火索

来源:各界导报 2014-12-13 21:22   https://www.yybnet.net/

 陕西省档案馆珍贵档案展览室展出的1936 年12 月9日蒋介石致陕西省主席邵力子的密嘱信件。陕西省档案馆藏1936 年12 月12 日《大公报》有关蒋介石密嘱的内容。(即:有关陈诚、蒋鼎文、卫立煌任命的消息。)

解除军政人员职务之前,事先在《大公报》发布消息,造成舆论上的“既成事实",这是蒋介石惯用的手段。在西安事变发生前的12月9日,蒋介石写信给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密嘱《大公报》发表剥夺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剿共"兵权由蒋鼎文取代的消息,这也许是引发“西安事变"的直接导火索。

□缪平均

事变",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事变发生前的12月9日,蒋介石写信给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密嘱《大公报》发表剥夺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剿共"兵权由蒋鼎文取代的消息,这也许是引发“西安事变"的直接导火索。是时,张学良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兼代总司令,杨虎城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兼十七路军总指挥,军事上归张节制,张授杨担任宜川方面进剿任务。 蒋介石的密嘱内容如下: 力子主席兄勋鉴:可密嘱驻陕《大公报》记者发表以下之消息:蒋鼎文、卫立煌先后皆到西安。闻蒋委员长已派蒋鼎文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为晋、陕、绥、宁四省边区总指挥。陈诚亦来陕谒蒋,闻将以军政部次长名义指挥绥东中央军各部队云。但此消息不必交中央社及其他记者,西安各报亦不必发表为要。 中正 十二月九日 邵力子及时向《大公报》记者传达了蒋介石的密嘱内容。1936年12月12日,《大公报》在要闻版刊出该报驻西安记者按蒋介石密嘱内容发给报社的专电,《大公报》用大号字“蒋鼎文负责剿共"做主题,点明了蒋介石密嘱的主要意题。四行眉题:陈诚指挥绥东军事,蒋鼎文负责剿共、任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为晋陕甘绥四省边区总指挥。文如下:“(西安十日下午八时专电)蒋委员长派蒋鼎文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为晋、陕、甘、绥四省边区总指挥。陈诚日内赴太原,将以军政部次长名义,指挥绥东国军各部队。邵力子、杨虎城十日晚在新城大楼宴来陕将领,邀各界作陪,到六十余人,尽欢而散。陈调元十日晚到西安。蒋鼎文对剿匪总司令职表示谦辞,但愿短期内在陕帮助进剿。据闻残匪之消灭仅属时间问题。" 这是蒋介石惯用的手段:解除军政人员职务之前,事先在《大公报》发布消息,造成舆论上的“既成事实"。1933年蒋介石要解除杨虎城陕西省政府主要职务,也是先在1933年5月1日《大公报》刊载:“(上海三十日十时专电)各省主席调动确内定……邵力子主陕。"杨虎城突然获此消息,立即向行政院提出辞职。1933年5月5日,《大公报》发表《国府任命陕甘两省主席行政院昨开临时会》:“(南京四日下午六时发专电)四日行政院临时会议,议决准杨虎城辞陕西省政府主席职,并任命邵力子继任陕省府主席。" 《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被称为蒋介石的“布衣宰相"。蒋介石每有重大举措,张季鸾多有参与。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由洛阳返回西安,准备在西安召开西北“剿共"军事会议,部署西北“剿共",南京政府一批军政要员陈诚、蒋鼎文、卫立煌、陈调元、朱绍良等陆续到达西安。1936年12月5日,张季鸾到华清池访蒋,告以西安谣言甚盛,流行的政治气氛以“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为标志。蒋说:“我来西安的目的,就是要平息东北军、西北军的分歧论调。"从6日起,蒋介石依次召见陕西省主席邵力子及东北军、十七路军军师长以及高级将领,而张、杨并未邀请参加,致使张学良、杨虎城产生疑惧。 张学良、杨虎城与张季鸾、《大公报》社、《大公报》驻西安分社的记者都有密切联系,当张、杨获悉《大公报》将发表蒋介石剥夺他们兵权的密嘱,在此危急关头,张学良、杨虎城紧急密商后,决定12日晨对蒋委员长实行“兵谏"。当时蒋介石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政院长,一般均称“蒋委员长"。 1936年12月12日晨,张学良部队在临潼华清池捉蒋的同时,杨虎城的十七路军在西安的行动也已展开,那些在西京招待所下榻的南京国民政府军政要员被杨虎城部队拘禁,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也被软禁于杨虎城卫士队队长室。蒋介石的密嘱就是当时在邵力子办公室查获得到的。 1936年12月11日晚,蒋介石在临潼华清池行辕,召见张学良的心腹谋士黎天才,谈话约一个半小时。当晚张学良在官邸部署第二天早晨在临潼华清池捉蒋的时候,对黎天才说:并不准备危害他的生命,请他搬进城里和他讲道理,为什么不发动抗战?为什么还要继续更残酷的内战?蒋鼎文非正式地对我流露,劝我交出兵权,这一定是蒋介石指使他说的。我不能出卖我的部下,我要枪先一步来回答他。(《黎天才自传》未刊稿,转引自《西安兵变与前共产党人》香港银河出版社2000年版)。 蒋介石对张学良、杨虎城宣称:“无论如何,此时须讨伐共产党。如果反对这个命令,中央不能不给以相当处置。"蒋介石提出两个方案,逼迫张学良、杨虎城选择:一服从“剿共"命令,将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全部开赴陕甘前线进攻陕北红军,中央军在后面接应督战;二、如果不愿“剿共",就将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分别调往福建、安徽,把陕甘两省让给中央军去“剿共"。张学良、杨虎城决心不再打内战,除了抗日决不离开西北,两军也决不分开。“介公一斧两砍谁都明白"。(张学良语)。 周恩来说:“蒋介石对张学良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的责任就是剿共,不许到绥远抗战。若要不然,就把你换掉。’以后召集西安会议,陈诚来了,蒋鼎文也来了,是准备以蒋鼎文代替张学良的。这样就逼出来一个‘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为什么在12月12日突然爆发呢?75年来,很少有人提出确凿的史料证据。军事行动瞬夕万变,难以捉摸。张学良、杨虎城为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誓雪国耻,虽然早有扣蒋的设想,但并未订出具体时间。扣蒋的设想风险巨大,非到生死抉择关头,焉能轻举妄动?而蒋介石的密嘱,也许是引发“西安事变"的直接导火索。正如毛泽东主席1937年3月1日,在与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关于《中日问题与西安事变》访谈中说到:“西安事变中,日本军阀方面,宁沪平津一部分中国人方面,都说西安事变是共产党的阴谋。这种说法完全不合事实。西安事变是国民党内部在抗日问题与国内改革问题上,因政见不同而发生的,完全是一件突发的事变,我们事前全不知道。(作者系陕西省档案局资料室副研究馆员)

新闻推荐

西安提高黄标车季度检测频次

本报讯(记者李荣)近日,记者从西安市环保部门获悉,为加强对达到强制报废标准车辆上路行驶的执法力度,杜绝已注销车辆上路行驶,环保部门将提高检验频次,严格营运黄标车监督管理。按照环保部、发...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蒋介石密嘱也许是引发西安事变的直接导火索)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