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列入“特大城市”后西安市民做些啥

来源:各界导报 2014-12-09 15:23   https://www.yybnet.net/

□张宝勤

近日,中国政府网公布《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西安列入“特大城市"。当日,多位市民发微信、微博、QQ说说和点赞,言语中不乏兴奋感和自豪感。

然而,列入“特大城市"后西安的市民应该做些啥,则不是发一句感慨这么简单。

长期以来,许多外国游客用“不到西安就等于没来中国,不到兵马俑就等于没来西安",表达对十三朝古城西安的由衷赞叹,外地人也给西安贴上了古迹众多、穿越感强、方言地道、四季分明等标签。如果说此前西安市民不应沉醉于这些赞叹和标签之中的话,那么列入“特大城市"后则应在言行上更自律、更有范儿。

“地里头能挖出文物,城墙根能捡到瓦当",这是外地人对西安文物古迹众多的说法。乾陵、茂陵、昭陵,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这些重量级文物保护单位又为此做了注脚。文物多且年代久,这是祖先对西安的眷顾,也是西安之福,市民理应倍加珍惜,全力保护,让这些文化遗产世代传承。切不可在建筑施工、地铁建设、城市改造中造成人为损坏,更不能在游览时做出某某到此一游之类令世人所不齿的龌龊事。

要说西安穿越感强,融古今为一体、历史与现代相结合完全符合事实。而要说登上城墙头发就能迎风飞扬,站在瓮城喊一句即可穿越,纯属夸大其词。城市建设既要具有古都风貌,有古味儿,又要蕴含现代符号,要时尚,这一方面要求城建要把握好度,该保护的保护,该新建的新建,也要求市民有一盘棋意识,全力配合整体建设思路,不能只顾“小圈子"得失和一己私利。

西安方言地道、特色明显,一点不为过。“木乱"、“扎势"、“撩咋咧"、“额滴神",不光闫妮、苗阜、王声说得好,许多老外也说得像模像样。国际化大都市也罢,“特大城市"也罢,朋友聚餐、家人闲聊用方言是特色,而要与外界对接,方言肯定行不通,这就要求西安市民既继承方言文化,又说好普通话。

四季分明是西安的气候特点,寒冬不必像东北人一样买貂皮取暖,炎夏也不必像海南人一样分分钟就能晒得汗流浃背。近年来出现的雾霾天气不仅侵袭了西安的空气质量,从一定程度上也改变着西安的四季分明。政府部门通过压减燃煤、控制尾气、抑制扬尘来降霾,每位市民也责无旁贷,应置身其中,有所作为,共同为治污竭智尽力。

一言以蔽之,列入“特大城市"后,做好西安市民所包含的内容很丰富,而珍爱文物、关注城建、规范语言、致力降霾则是最基本的,也是必须的。

新闻推荐

我大爷赵建亚曾经护送李先念过渭河

□赵菊蕊小时候常听家里人讲,当年李先念从陕南去延安,路过临潼(国民党统治区),是我大爷赵建亚等人暗中帮忙,派人划船护送他过了渭河,并安全到达陕北。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三伯赵洪(原《西安晚报...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电梯安全进社区2014-12-11 21:21
评论:(列入“特大城市”后西安市民做些啥)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