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夜晚11点后,一盏盏的路灯,在夜色中显得愈发亮堂,郑力正在赶往交通事故现场。此时他已经连续工作了快16个小时。因为轮他值夜班,他需要连上三个班,工作时间要达到33个小时。
记者体验车险查勘员夜班工作流程
干这活的基本上都是年轻人
1月21日,这天是郑力工作中较为忙碌的一天,作为一名保险公司车险的理赔查勘员,白天他不仅要在4S店给车主的爱车进行定损,还要出现场对事故车辆进行现场查勘。“每逢夜班,就需要从第一天早上8:30一直上班到第二天下午5:30,连续33个小时的工作,最怕就是睡眠时间不够,工作中突发状况多,很亏欠妻子。”说起自己工作郑力笑了笑,做现场车险查勘员的,基本都是年轻人。他今年29岁,干这行已经4年了。
郑力夜班所负责的区域是西安东北郊,用他的话说,凡是公司的客户,在西安城郊区四分之一面积里发生的车祸,都要由他逐一落实解决。具体区域以钟楼为界限,北大街向东,直至临潼区,东大街向北,直至高陵区。
“这么大的区域,一个人能跑过来吗?”听到记者的询问,郑力说,“这是规定,忙不过来也要跑,很多时候跟客户的沟通很重要。”
出险时间有死规定
晚上10点,在幸福路上,郑力电话再次响起。“北三环附近,香格里拉尚城有一起事故,请查勘。”电话是大地保险公司调度中心打来的。“客户办理的险种、车牌号码、出事地区、联系方式?”郑力每次接险后都要重复以上问题。
郑力急忙联系到了报案的客户,告诉客户,因为距离远,需要客户耐心等待一会。GPS定位系统、PDA智能手机、RAS快速定损系统、高像素数码相机……这些听上去高级的科技产品都是郑力每天上班的必要装备。系好安全带,上路出发,时间10:04。
从幸福路出发一路通畅,10时32分,到达了事故现场,原来一辆红色的雪佛兰乐风轿车在停车时,右侧的保险杆和前叶子板剐蹭到了一块路牌,查看车辆行驶证、司机驾照,拍照,全部处理完这起保险事故,用时11分钟。
返回幸福路,用时36分钟,记者计算了一下,往返路途耗时64分钟,处理事故只用了11分钟。郑力说,有时候处理小事故,只需几分钟,往往路上的时间要比现场查勘用时多。多数情况一个报险电话,5分钟内查勘员就要尽快赶到事故现场,时限30分钟。这是查勘员必须遵守时间规定,也是死标准,直接关系着车险查勘员的绩效考核。
像“医生”给车验伤
晚上11点25分,郑力的电话再次响起,郑力和记者再次出发。一辆车在浐河附近因为躲避道路上的一块木板,冲到了路边的绿化带。车主报案后,就是说不清具体位置在哪,路边也没有过往的行人,干着急。
车主说附近有条河,好像是浐河,附近找不见路牌,也看不到大的建筑物,实在没办法,郑力只好让客户先冷静,询问客户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按照车主行驶的路线,猜测大概在哪条路上,然后再顺着路寻找。郑力说,如果再找不到客户,就只能先加对方微信,然后通过微信的定位功能,寻找客户。
“其实我的工作任务是查勘事故经过、车辆情况和定损,就像是一位出诊的医生先给汽车验伤并开具诊断报告一样。”郑力说,除了拼体力,还要拼智力,如果你以为做现场查勘只是一份锻炼年轻人的辛苦活,那就错了,因为这是一个需要很高专业性与服务水平的工种。车险查勘员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车辆事故,在真实也可能伪造的现场痕迹中进行判断,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车主,或平静,或激动,或手足无措,或异常愤怒。
1月22日,凌晨1点32分,忙完这起事故记者的脚已经冻得没知觉。分别时,郑力说,这个点大多数人都睡了,路上几乎没车了,如果幸运,这可能是查勘的最后一起事故。
本报记者谢斌霍长吉
新闻推荐
2014年陕西省GDP实现17689.94亿元 增长9.7%经济增速全国第7
“2014年,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省委、省政府坚持实施‘稳中有为、提质增效\’的发展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化解‘三期叠加\’带来的不利因素,以产业结构调整与增强自主创新为抓手...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