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傅夜晚坚守岗位,守护着每一位晚归的人,把他们安全送回家
末班800路驶出公交八公司
到站后,司机陈师傅借着手机的光源检测车辆
寒冷的冬夜,当你我正在温暖的家中享受即将安睡前的片刻自由时,有许多公交末班车驾驶员依旧在凛冽的寒风中与驾驶室为伴,用贴心的服务和安全的驾驶,温暖着这寒冷的冬夜。
出发前,蹲上5分钟也是休息
1月16日22点45分,800路主站调度站门口,刚从副站返程的夜班公交司机陈雷,签完调度单后给茶杯里添满热水,随手就从驾驶室座位下抓出一只手电,精细地检查着己陪伴了自己4年的爱车。
水箱水够不够、机油少不少,轮胎有没有异常、缺不缺气……从13点开始上班,截至22点40分,他已经安全完成了3个往返,然而陈雷依然像往常一样,认真细致地在出车前检查车况。这个习惯他多年来从未改变。
检查完车况之后,陈雷推开路队长小徐办公室的门,伸头对门里说:“放心,都好着呢。”随即闭上门,掏出手机看了一眼,蹲在了调度站门口的台阶上。
陈雷说:“还有5分钟,先歇一会。”这个看似奇特的动作,在调度员小姑娘和路队长小徐眼里,却没有引起丝毫波澜。
看到记者欲言又止,小徐解释:“你别见怪,驾驶员常年坐在方向盘前,就目前现状,一趟车之间可休息的时间都比较短,司机们回来签完路单要是有几分钟时间,大多数都习惯靠墙蹲着将自己蜷起来,这样能缓解一下颈椎和腰椎的疲劳。”
23点整,调度员递来车单,陈雷立刻站起来,拎着已经略显老旧的塑料水杯,打开车门跳上了车。
始发站,上车乘客都是公交司机
陈雷今年40岁,有着20多年驾龄,在他眼里开公交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多年如一日地将乘客安全送达,已成为他追求的事业。
陈雷所属的公交八公司一车队,共管辖800路、213路、13路、243路、通宵一号线等5条运营线路,有140余部公交车,280多名驾驶员。而这些线路中,夜里23点依然始发的,仅有800路。
800路从公交八公司开往西辛庄,是一条贯穿纺南路、咸宁路、环城南路、丰庆路等公交骨架线路,途经水泥厂、田家湾、纬什街、兴庆公园、和平门、南门、含光门、草阳村、北窑头、西辛庄等客流大站。单程22.5公里,目前配备62部空调车。非拥堵状况下单程运营时间75分钟。总体来说,线路长、客流大,但因发车间距密集,车还比较好等。
每晚23点整,800路末班车准点分别从公交八公司和西辛庄站双向对开始发。由于始发站主站位于公交八公司门口,末班800路始发站上车的,一般都是公交司机。
“欢迎乘坐800路公交车……”陈雷准点从公交八公司调度站驶出,第一站陆续上车的乘客很特别,他们都穿着蓝色公交制服,相互讨论着当天行车中一些堵点特点或是小状况。
“嘿,老陈好。”同车队有人售票线路的司机小王结束了一天的工作,800路末班车是他每天回家的“专车”。与他一起搭乘“专车”的,还有240路司机老刘。
老刘57岁,家住五路口,每天晚上22点30分下班后,末班800路就是他回家的最佳选择。老刘说:“比起其他住在塬上的司机,我就太幸福了。坐个800路,基本上25分钟就到陕报社了,然后顺着建国门走进去,一路锻炼着就回家了。偶尔还能遇到末班的7路车,直接就到家门口了。”
记者提起司机陈雷,老刘说:“都是同行,不是一个车队的,我叫不上他的名字,但是常年都能遇见他开末班车,车开得很稳当,我坐上车都能放心地眯一会儿。”
行驶中,有没有乘客搭乘都必须坚守
启动、出站、行驶、进站……冬夜的西安,没有了白天司空见惯的堵车,伴随着一连串流利的报站声,车很快行驶到了田家湾站附近。远远看去,站牌下还站了不少等车人。
趁等红灯的当口,陈雷告诉记者,这里是三环内仅存的少数城中村之一,人口密度大,晚上乘车的人也比较多。
由于村口有不少摊贩占道经营,三轮黑摩的也扎堆胡乱停放,原本畅通的公交专用道仅剩不到一米宽。眼看着半夜也出现了堵点,陈雷稳稳地将车变道至机动车道上,驶过了村口后,又缓缓变道开至公交专用道,稳稳地进了站。前后不过百米的距离,对于身长13米多的大公交来说,既要保持车辆行驶顺畅,又要尽可能减少频繁变道给乘客带来的不适感,无形中就提高了驾驶员夜间行车的技术要求。
陈雷不好意思地说:“唉,我从18岁当兵去部队就开始开大车,看来是要跟方向盘打一辈子交道了。把每一位乘客安全送到家,对我来说,已经从一份工作磨练成一份事业了。”
陈雷心中护送每位乘客安全到家的事业,却往往得不到认可。车刚停稳打车车门,一位穿着长统皮靴、用大围巾将整张脸包得只剩下眼睛的年轻女子,一边刷卡一边冲陈雷喊:“冻死我了,不知道你磨蹭啥,今天迟到了3分钟。”说完噔噔噔地往车厢内走去。
就在记者满脸惊讶的时候,陈雷却憨憨一笑,车辆启动出站,继续前行。
直到收车后,记者再次追问,陈雷才小声地说:“没啥,乘客受冻了发点牢骚而已。这事情常见,咱就是做服务的。前阵子一个雨天,我同事进站的时候不小心没收住水花,一位等车的老太太,拎着雨伞冲上车直接用伞往我同事的脸上打,同事手握方向盘,挡都没来得及挡,司机都破相了。”
车上的乘客上上下下,过了草阳村后,车厢里基本上下空了。没有新乘客搭乘,全封闭的空调车车厢内,感觉不到冬夜呼啸的寒风,只隐隐听到发动机的轰鸣声。陈雷依旧认真地按规定限速区间行驶,绿灯行,红灯停。没有乘客,但他的手上还不断地根据路况按下报站器,进站、出站、预告下一站——他说这叫“肌肉记忆”,车辆启动后,就成习惯了。
记者问他:“车上没有乘客,会不会感到有些无聊?”陈雷说,“公司规定,司机开车时不允许讲话,所以有没有乘客都没有影响,唯一的区别就是空车的时候有点小寂寞,听不到人声了。”过了西二环,路上更空,偶尔有车驶过,也会飞快地从公交身边超车。陈雷完全不受影响,继续按照限速行驶。
陈雷说:“即使没有乘客也要按点、按站稳稳地开,因为不到终点,你永远不知道是不是有乘客在下一站等着坐车。常年跑末班,基本到每个站点的时间都差不多,虽然我们做司机的不能和乘客聊天。但是坐末班的乘客相对固定,在固定站点看到老面孔上车,心里都会觉得安心。”
下班后,漆黑冬夜他步行20分钟回家
在昆明路站,一大群下夜班的年轻人上了车。一位女孩笑脸盈盈地跟陈雷打招呼:“嘿,师傅好,专车回家喽。”陈雷点头笑笑回应。
接下来的路程,在乘客上上下下间,不到15分钟就抵达终点站西辛庄。从后视镜中看到最后一位乘客下了车,陈雷转身向后车厢走去,塑料袋、口香糖纸、废纸团,他一边走一边随手捡起,扔进车厢后门旁的垃圾桶内。
“主要是看看乘客有没有遗留东西,看看有没有危险品。”陈雷一边说一边返回驾驶位旁,拿起手电下车。
“三检八查,一刻都不能放松,才能常年安全无忧。”陈雷进行完一遍车况自检后,掉头返回公交八公司。
路队长小徐说:“陈雷是老司机,他之前当过兵,身体底子好,让他跑末班我放心。我们800路在西辛庄站没有停车场,为了安全起见,每天晚上末班车到站后,都要空驶返场。一路上也就他一个。”
返场之后并不代表工作就结束了,陈雷准点将车停在收胆中心门口。陈雷和值班收胆员一起划卡、收胆(装钱币的袋子)、签字,30秒之内完成一连串的动作。
完成收胆之后将车停放在停车场的指定位置,陈雷完成最后一遍检查之后,去调度站和队长小徐打个照面,一天的工作终于结束了。
套上羽绒服,走出厂区大门,陈雷打开手电筒。终于放松下来的陈雷这才跟记者闲谈几句。原来他爱人也是公交人——三公司的大公交司机,孩子今年上高二。为了能抽换点时间照顾孩子,妻子常年上早班,他几乎天天开末班车。
惦记着明早孩子上学、妻子要上早班,陈雷谢绝了记者送他到家门口,说:“习惯了,我家就住在纺织城,我悄悄回去,20分钟连走带跑一会就到了,就当锻炼身体。”
不过,陈雷也坦言,入夜后回家路上,从狄寨塬看城里万家灯火,自己一个人默默地迎着山风往回走,心里多少有些失落的感觉。失落什么呢,他也说不清楚。
文/本报记者范为民李佳
图/见习记者李梦倩
新闻推荐
长期用冷水刷牙,有损牙齿健康?最近,网上流传一则帖子说,有资料表明:人的牙齿最适应35~36.5摄氏度的温度,如果经常用冷水刺激牙齿将导致牙龈出血、牙髓痉挛或其他牙病的发生。牙齿的寿命平均比人的寿命短...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