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59年前随交大西迁他把手艺带到西安 一个家族理发店的故事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15-01-15 12:27   https://www.yybnet.net/

这个家族理发店,颇有故事。今年78岁的胡兴生,59年前支援大西北建设,随交大西迁,从上海来到西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下海”,承包多家理发店。25年前,他和儿子开了自己的理发店,二儿子和媳妇因为理发,相知相识结成夫妻……

保留“国营”理发店程序修面10元

“兴庆小区里有个兴庆名声理发店,这个店保留了‘国营\’老理发店的程序,如果客人要剃头,老师傅会拿起剃刀,先在一块发黑的牛皮上磨几下,才开始剃,而且价格便宜实惠。”昨天,市民吕先生打来热线推荐这家店,就拿修面来说,一般的理发店现在都没有,他喜欢去这里修面、剪鼻毛、刮汗毛、掏耳朵(原来国营店的程序),有专门的胡子刷,沾着香皂水刷在脸上很舒服,总共下来才10元钱,理发15元。虽然他现在已经搬家了,但是每次还要坐公交车5站路到这里理发修面。

跟随交大西迁他把手艺带到西安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该店,理发师兼负责人胡德明和弟媳妇赵晶,向记者讲述了这个家族理发店的故事。

1956年,胡德明的父亲胡兴生19岁,当时是交大后勤部的理发师,随学校西迁从上海来到西安。1968年,调到西安市第二商业局的春风国营理发店。1978年,胡兴生“下海”,在西后地开了一家芙蓉理发店。之后承包过白天鹅理发店等多家理发店,但是每次生意好了,老板就把理发店收回。

1990年,胡兴生决定在家门口开一家自己的家族店,于是买下这个不到30平方米的店面,开起了这家理发店。

胡德明13岁起就随父亲学手艺,如今已有40年的理发历史,他的弟弟刚开始也是理发师,后来转行去当兵。有趣的是,弟媳妇赵晶31年前在他们承包的芙蓉理发店当学徒。在当学徒过程中,她与胡家老二相识相知,而他也是自己的一个师傅,之后老二转行,两人书信来往,最后于1993年结婚。

下一代传承遇难题

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修面的男顾客比较多。除了传统的理发程序外,价格便宜、老板亲自上手是很多顾客选择这里的原因。

赵晶说,主要是薄利多销,回头客多,店里一共7位理发师傅,最多时一天能有200多位顾客,平均有150位顾客。因为老爷子有“规矩”,他们严格按照老传统,招聘理发师也要求推子、刀子的手上功夫要硬。每当有顾客来时,她和大伯哥胡德明都会上手。

有人问他们为何不开分店,“因为传统的手艺不能很快复制,如果由别人来经营,我们也怕不能保证服务质量。”赵晶说,家族店遇到传承问题,他们两家的孩子,都不喜欢这个行当,觉得太辛苦,不愿意被束缚在这个店里。

如果您身边有老字号理发店,名师名店,多年来理发价格一直不涨价,或者有深深打动你的理发店……都可以向我们推荐,理发店也可以自荐。推荐热线:965369

首席记者姬娜实习生林晨

新闻推荐

“一名保洁员的手和他的千元工资条”照片感动网友 想想辛苦清洁工手中垃圾莫乱扔

保洁员手中的工资条(网络照片请拍摄者与本报联系)“虽然转发不能让他们涨工资,但是我想大家看到了可以少扔点垃圾……”昨日,一张“一名保洁员的手和他的工资条”的照片,因为那双粗糙而满是伤痕的手捧...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渭水贯都筑梦新城2015-01-15 14:10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59年前随交大西迁他把手艺带到西安 一个家族理发店的故事)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