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的胡女士遭遇电信诈骗,警方帮其挽回损失,胡女士给民警送来锦旗。
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在其他一些积极因素的影响之下,贪污贿赂类犯罪、渎职类犯罪、散布谣言有关的犯罪等会有所遏制。与以往相比,2014年究竟有哪些常见的犯罪类型,本报记者梳理了2014年发生在西安当地的一些常见类型,希望能窥斑见豹,为您起到警示作用。
关键词 投资、担保公司老板“跑路”
2014年,在西安也许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投资、担保公司接连出现法人代表失踪、机构关停、老板“跑路”等状况,众多投资者遭受巨大经济损失。说起投资担保公司老板“跑路”,很多市民也许深受其害,案件发生也相对集中在2014年9月份开始。
2014年9月,“兴麟系”崩盘,300多名西安市民在陕西盛居房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陕西兴麟房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遭遇骗局,涉及的金额保守估计已超过3000万元。
2014年9月18日,“河北黄金第一家”廊坊黄金佳集团突遭查封,多数管理人员被抓。黄金佳集团在西安、榆林设有13家门店,初步估计西安地区的涉案金额在8500万元至1亿元,涉及人数或超700人。
2014年11月,300多人在陕西富民达工程履约担保有限公司投资,总金额9000多万元难要回。2014年11月,陕西瑞银盛工程履约担保有限公司老板失联,吸纳数百位市民5000万元资金。
几个月的时间,关于投资者钱财“打水漂”,担保公司崩盘的消息层出不穷。2014年以来发生在被查处的一些案件中,一些所谓的高利率高回报吸收民间资金的投资担保公司,早已演变成了涉嫌非法集资融资甚至诈骗。这些担保公司承诺高额回报,手续貌似合法,表面看似繁荣,荣誉头衔较多,但投资公司是用这些耀眼的荣誉和闪光的头衔来蒙骗群众,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强企业的可信度。
警方提醒
2014年以来集中出现的这些案例,主要是犯罪嫌疑人利用投资人贪图眼前利益、幻想一夜暴富的投机心理,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使投资人,尤其是一些老年人上当受骗。希望大家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高利息”、“高收益”,年利率超过18%的理财产品,基本上都是骗人的。
关键词 网络谣言和电信诈骗
互联网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问题。从网络犯罪的形式上看,主要有网络造谣。2014年5月9日中午,西安市北大街和平电影院门前发生一起伤害致死案件,致一人死亡,行凶者逃跑中持刀自残。该事件发生后,网络上传出有7人被砍的言论,当天下午3点46分,西安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证实,网传“7人被砍”系谣言。警方依法对造谣者以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拘留。
网络犯罪中,网络诈骗可能是大家最常见的类型。从诈骗手法上看,常见的手法主要有网络购物诈骗、中奖诈骗、网络钓鱼诈骗、购车退税诈骗、虚拟游戏装备诈骗、网络荐股诈骗、彩票预测诈骗、假药诈骗、信用卡消费诈骗、发布招工招生信息诈骗、网上订票诈骗、网络交友诈骗、网络结婚诈骗等等,其中网络购物诈骗的发案率最高。
对于怎样防范网络诈骗,首先不要贪小便宜,一般网络低价销售的产品十有八九是骗子的障眼法,最好不要相信。另外就是在网购时,要选择正规网站,支付时不要直接支付,要选择第三方支付。还有就是对于不明链接和二维码要慎入,不要被其诱惑性的信息吸引。
要过年了,骗子们也在蠢蠢欲动想尽各种方法“挣钱”,于是各种各样的诈骗又会逐渐多起来。近日,有网友在微博上总结了近期最可能出现的几种诈骗电话,其中包括航班取消、快递未取、医保卡冻结、退费、冒充银行、虚构绑架、订购外卖、冒充领导等,大家接到了一定不要相信。
尤其是最近,很多人都接到了一个所谓“领导”打来的电话。电话接通后,对方可以准确叫出你的名字,并且自称是你的领导,叫第二天到“领导”办公室去一趟。“当问对方是谁的时候,对方却反问说‘你居然不知道我是谁’。”
在记者的梳理中,还有一类就是400电话,大多是诈骗。一般来讲,正规大型企业单位“400”热线电话只作为被叫使用,不会作为主叫往外打。政府机关则不会使用“400”电话作为服务热线,所以卡友如果看到“400”开头的号码,来电90%以上不是广告推销,就是诈骗。
警方提醒
无论何种电信诈骗,电话也好,QQ也罢,还是微博、微信等等,不管骗子怎么变花样,只要其中提到要您给某个账号打钱,就是诈骗无疑。
关键词 免费WIFI“馅饼”还是“陷阱”
2014年马上过去,这一年又有无数卡友误上贼船,被不法分子的信用卡诈骗手段蒙了眼。2014年有哪些新的诈骗手段又出现了,其中很多人都是因为贪图免费WIFI,而钱财受损。
很多人只要来到咖啡厅等公共场所,都会拿出手机、电脑来“蹭网”。其实免费WIFI其实暗藏风险,大多数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缺少安全防护措施,还有可能是黑客自行搭建的“山寨WIFI”,会导致账号密码被盗、个人信息泄露、网银盗刷等严重后果。
西安市民小郜是个“蹭网族”,有一次,他到外地旅游,在酒店里发现了好几个不需要密码的免费WIFI,当时没多想就选了一个,没想到连接之后手机就中了恶意扣费病毒,300多元话费10分钟内不翼而飞。
类似遭遇在全国各地轮番上演,不少人损失惨重。媒体报道,江苏南京市民张明(化名)使用公共场所的WIFI后,电脑被黑客入侵,网银上的6万多元在两天内只剩下500元。蹊跷的是,他的U盾、银行卡都在,账户还绑定了手机短信,密码也没丢,卡内的钱就被人分69次盗刷了。
经调查,张明的钱是通过三个第三方支付平台“溜走”的,他的手机还被黑客做了手脚,收短信的功能被屏蔽。然而,大部分用户尚未意识到免费WIFI的安全风险。记者随机采访20多名“蹭网族”后发现,仅有2人知道免费WIFI存在安全隐患。不少“蹭网族”表示,没听说过免费WIFI不安全,连接时一般不会想太多,而且大部分智能手机都有WIFI自动连接。
警方提醒
信用卡等网银要在确保安全的环境下登录。对于来路不明的免费WIFI不要随便用,免得因贪图一时之快而泄露个人信息,蒙受钱财损失。
文/本报记者谢斌
图/本报记者马昭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马秀红王瑾)元旦假期,西安市未发生一起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无一起重大旅游投诉,旅游接待取得“开门红”。温泉旅游、冰雪旅游、休闲购物游、自驾游、自助游成为元旦休闲旅游的主要方式。据统...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