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最广大的市民感受到文化的魅力,近年来,陕西省组织了一大批文化惠民活动,如陕西省农民文化节、社区文化节、少儿艺术节、群星奖、阅读文化节等品牌文化活动,以及“天天有秦腔”、“周末大荟彩”、“陕图讲坛”、“周末送欢乐”等创新性公共文化项目,以政府采买公共演出服务的形式,带动全省各地组织举办戏剧大赛、锣鼓大赛、曲艺大赛、秧歌、社火等各类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在全省大面积掀起了惠民演出热潮。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定位大众消费,坚持低价高质演出,即使看“大戏”“大腕”,票价依然保持10元—50元之间,大批戏迷欢欣雀跃,“西安天天有秦腔”演出已过千场,同时培育了大量观众。
安康市白河县是一个“全县无一块百亩平地”的山区贫困县,没有专业院团,该县文化馆牵头成立了一个“风情歌舞表演队”,以歌颂新农村建设、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新风新貌为主要内容,排练了一台集歌舞、快板、小品为主的《中国梦·走向复兴》综合文艺晚会。2014年,省文化厅与该县文化馆签订了10场购买合同,演出所到之处,不仅把党的文化惠民的春风吹进大山深处,也让老百姓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尚。
商洛市商南县位于鄂豫陕三省八县结合部,县剧团成立近60年来一直在基层坚持演出,参与“文化惠民”演出后,剧团老中青演员齐上阵,每场演出都能得到群众阵阵热烈的掌声。剧团在演出地点的安排上不怕远不怕险,深入到山区与邻省接壤的乡镇,把演出送到陕西界的最东边。春天的山区多雨,几次演出都在雨中进行,在富水镇龙窝村演出时,雨越下越大,演出被迫中断,但是观众都不愿离去,雨小了演出又接着进行。基层院团在参与了惠民演出后,业务水平能力不断增强,群众通过对比了解到院团的实力,扩大了院团在当地的知名度,市场化运作的演出也渐渐多了,演员的待遇不断提高,工作热情也在不断提升。
在省市县三级演出院团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各地大大小小的舞台连成一片,一台台精心编排、贴近生活,为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剧”共同展现在城乡群众面前。而演出队每到一处,都能感受到群众期盼已久的热情和渴望,一条条打着热烈欢迎陕西省文化惠民演出的横幅,一张张充满期盼的淳朴笑脸,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应和着此起彼伏的喝彩声,都激励着演员们全身心投入演出。第二批送戏到基层走得更远,受益观众突破了300万人次。
站在新的起点上,陕西省进一步加快文化建设步伐,在全省实施30个重大文化项目,陕西文化产业巨轮正在起航。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的陕西,我们要牢牢把握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明确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将“丝绸之路经济带新机遇”发展战略与陕西文化强省战略有效对接,以区域丰厚的文化资源为依托,搭建各类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大平台,盘活文化这盘大棋,将文化做成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不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构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建设“三个陕西”、助推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晓霞实习生姬晓昱)1月23日,“创业周末”活动在西安市高新区创业广场开幕,该活动将于25日晚结束。此前该活动已在上海、成都、青岛等地成功举办,并将于今年内在天津、宁波等举办。活动主要...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