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玉汝于成点石成金 把小石头做成大产业的致富梦想变为现实 ——镇安县石材工业集中区项目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来源:陕西日报 2015-01-13 23:45   https://www.yybnet.net/

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镇安县,由于山大沟深,土地资源稀缺,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制约当地发展的瓶颈难题。如何实现地方经济的“发展梦”、老百姓的“致富梦”,让这个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山区贫困县走向辉煌,已经成为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严峻课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谋发展、求致富”的观念深入人心。近年来,西康高速与西康铁路“经济大动脉”将镇安县与西安、重庆等地贯通相连,融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的区位优势日趋突显。面对这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该县确立了以坚持“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大力实施党建夯基、环境保障、扶贫开发、财源建设、城镇提升这“五大工程”的发展思路,通过打基础、兴产业、促和谐,聚力实施重大项目建设,形成了以大项目建设带动县域经济多元化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促使经济社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预计2014年底,全年可实现生产总值76.8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3.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1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00元,实现年脱贫人口1.3万人,新增加就业岗位1.9万个。

   梦幻大山

——探寻变石为宝的致富路

为了实现3487平方公里土地上80%的群山变为宝藏,开创依山致富,实现富民强县,多少年来,镇安人民祖祖辈辈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认为勤于农业种植生产就能获得致富,实践证明,没有工业发展就没有县域经济的突破发展。镇安县山大沟深,平地资源极为稀缺,实施大面积建厂房发展工业,也极不现实,一直以来资金和土地两大因素成为制约该县突破发展的瓶颈。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等国家级发展战略的转移,镇安人民热血沸腾,积极响应国家发展的号召,在实践中探索如何依山致富,快速脱贫,把沉睡万年的大石山变成群众能致富的金山?对于这个梦想,勤劳质朴、敢于实践创新的镇安人民时刻也未停息。2000年,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各项优惠政策的大力实施,在鼓励挖掘资源,发展优势资源项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等一些列政策指引下,西部地区依山为资源,发展石材产业已凸显出了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前景,西部地区开山取石,点石成金,依山致富,正在成为落后西部地区强劲发展的又一催化剂。

沉睡是大山,唤醒的将是奇迹的发生。大山深处蕴藏了无限的秘密,也注定了该县经济腾飞的潜力所在。由于该县地处秦岭腹地,80%的面积群山覆盖,矿藏资源得天独厚,境内花岗岩和大理石储藏量丰富,质量上乘,花色多样,开采和利用价值极高。初步探明,花岗岩储量达50亿立方米,大理石储量达5亿立方米,按年有效开采1500万立方米计算,可开采300年以上,是谓“天时”;镇安地处西安、成都、重庆之间,这三个城市都是西部大开发的重镇,加之地处西安、重庆两大石材目标市场中间地带,以及近年来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西康高速、西康铁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可谓“地利”;镇安人民脱贫愿望强烈,思富呼声已久,早开发早致富已成为全县人民的共识,堪称“人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依山为资源、挖掘潜力、发展石材产业,进而以山的资源分布为区域,打造以山石资源的开发、销售、交易为产业的“特色石材小镇”,进而推广以当地石材产品为原料,统一风格、统一造型,实施村镇民居环境、基础设施、民房外观等装饰建筑改造,不仅助推城镇化建设步伐,还能吸引客商休闲观光旅游,最终形成该县连接西片区“国家木王森林公园”主轴环线。依山致富,发展石材产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该县的历史必然选择,探寻变石为宝几代人的梦想渐入佳境。

寻梦大山

——实现依山致富产业落地生根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镇安人民始终明白自己的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发展工业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都不具备,要打好致富的翻身仗,必须坚定走靠山吃山、依山致富的路子。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沐浴科学发展的春风,当地政府审时度势,大胆提出“要解放思想,科学挖掘利用荒山资源,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实现经济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这个发展观念得到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的广泛支持。

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们。“十一五”期间,该县先后聘请探矿专业技术人员多次勘探、取样检验、科学论证、分析研判,最终按照县域资源的开发潜能,发展前景等综合因素,规划设立石材产业园区,发展石材产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在2013年第十七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镇安县成功招商引进陕西翰鼎石业有限公司落户镇安。该企业以柴坪镇文家庙花岗岩和西口回族镇红色大理石作为加工原材料,生产室内外建筑装饰用材料。项目预算总投资12亿元,规划占地260亩,分三期建成,建设周期5年。目前,该企业已相继通过国土、环保、林业、安监、水利等部门的评审并取得资格认证,于2013年3月份启动实施项目建设。期盼已久的石材企业,最终落地生根了,对于进一步带动镇安县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破解制约经济发展瓶颈因素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筑梦大山

——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石材集散地

筑牢筑实梦想,需要敢于创新。该县积极响应商洛市委、市政府“立足大西安,建设大商洛,打造大品牌”的战略决策,依据县内产业布局,秉承“绿色园区、产城一体、全链推进”的宗旨,坚持“绿色、环保、低碳无污染”原则,依托镇安县西片区山脉储藏量极为丰富的花岗岩资源,积极申报石材工业集中区,并于2014年6月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批准为全省重点建设的石材工业集中区。该县坚持以翰鼎石业为龙头,制定优惠政策,施行以商招商,做大做强石材产业。力争通过持续发展,最终形成以生产加工为主的石材加工区,以环保、科学开采为主的矿山开采区,以系列产品交易为主的石材交易区,以满足厂区工人、技术人员、交易客商等餐饮服务为主的生活配套设施区,集四大功能为一体的石材产业聚集群,推进石材产业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目前,入住镇安县石材工业集中区的翰鼎石材项目,严格遵循“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建厂理念,矿山开采采用圆盘矿山锯切割工艺,矿石加工采用数控切割工艺,没有碳排放,不产生有害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废料可加工为石子和免烧砖,实现“三无排放”,完全符合现代工业环保生产的新要求。加工产品有板材、异型材等,类别达到20余种,能够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截至目前,项目总投资达8亿元,规划建设花岗岩生产线3条、现已建起标准化厂房2.3万平方米,建成采石平台4处1万平方米,实现了当年建厂当年见效的目标。试产三个月,加工荒料2.2万立方米、生产成品板材60多万平方米,实现产值3000万元,带动就业1000多人,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积跬步以至千里。展望未来,该县按照“百年产业、百亿产值、十亿税收”的远景目标,全力扶持石材产业发展,围绕矿山开采、石材加工、成材销售、边角废料再利用、石材工程施工、石材贸易,致力于打造石材全产业链业态。依托石材产业集中区,计划通过3至5年的努力,将花岗岩生产线扩大到20条,大理石生产线发展到5条,吸引各类石材加工企业20余家,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税收10亿元以上,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10000余人,辐射带动以柴坪镇为中心的西片区七个镇级行政区的兼容同步发展,直接惠及该县近40%的行政区近10万人口的经济发展,促使该县形成以石材产业为主的西片区产业经济带,带动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汇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融为一体的新的经济增长强劲内动力,也必将成为该县实现富民强县目标的一条宏伟产业致富路,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石材集散地!

新闻推荐

质监抽查显示—— 西安烟花爆竹近四成不合格

本报讯(记者乔丹)昨日,西安市质监局发布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烟花爆竹的抽检合格率仅为63.6%,“金穗”、“南风”等品牌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在选购时要特别留意。近期,西安市质监局对羽绒服、羊...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玉汝于成点石成金 把小石头做成大产业的致富梦想变为现实 ——镇安县石材工业集中区项目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