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鹏
今年年初,备受关注的养老保险“双轨制"正式破冰,全国37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
“双轨制"靴子甫一落地,关注话题由此升温。此次改革最大亮点就是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国务院方案中明确,改革后相关人员待遇不降低,而建立职业年金就是不降低的“后手"。一些人质疑,“引入‘职业年金’实现并轨,实为换汤不换药"。
“双轨制"改革如何更好体现社会公平?省“两会"上,记者就相关问题邀约省政协委员和有关专家共同探讨。
一问:“职业年金"是变相福利?
省政协委员、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涛认为,有人说“职业年金是一种变相福利"不为过。怎样体现年金制度的公平性?他建议应该像养老保险并轨一样,财政供养人员与企业职工一视同仁。不要提什么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提高个税起征点,由国家设立养老保险补充金账户,鼓励职工个人自愿交存,并且给予高于银行的存款利息,职工应急时可申请动用,但要及时存回。国家可以运作这部分资金作为收益保障。
针对“换汤不换药"之说,有专家表示,公务员供款渠道只有财政,之所以要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就是不允许机关自筹自支搞“小金库"。制度公平的实质在于如何引导“企业年金"更快发展,使更多企业职工能够不但有基本养老保险保障,而且还有补充养老保险的保障。
“‘企业年金’是一种福利政策,是对养老金的有益补充。但事实上,试水十年的‘企业年金’制度覆盖率仍很低。"张涛说,我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近3亿人,这个数字说明,仅有5%的参保职工有“企业年金"保障。
“一些大国企效益比较好,福利待遇高,有实力为职工缴纳‘企业年金’,同时也会有一个免税比例。但是小企业没有资金实力,也不需要通过缴纳‘企业年金’来避税。"张涛认为,也许未来“职业年金"与“企业年金"或将成为新的“双轨制"。
二问:缴费费率高低该咋定?
省政协委员、汉中市中心医院院长孙安平算了一笔账:
医院目前负担特别重,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保的缴费比例,企业为29.8%,其中养老20%、医疗6%、失业2%、工伤1%、生育0.8%,个人已达11%左右,合计超过了工资的40%。以月工资到手4000元来计算,企业实际要付出的成本是7400多元,除了税费、公积金等,很大一部分都是社保缴费。“不少中小企业抱怨社保费率太高,已严重影响到企业招人用人。"
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石英表示,由于各个企业间的标准不同,所以很难说缴费费率高低。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费率普遍还是有些高。“尤其是大量的小微企业,费率过高不但抑制了企业和劳动者参保的积极性,也不利于社会保险覆盖面的扩大,也不利于小微企业的成长发展。"
“但另一方面,降低缴费水平又会影响养老金当期收入。"石英说,这个两难矛盾怎么解决,仍需要研究。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人占到全部人口比重14.9%,远远超过了10%的老龄化社会标准。35年后,这个比例将高达34.2%。快速的老龄化进程将影响养老基金长期平衡,甚至导致养老基金未来出现缺口。“为缓解收支矛盾,费率也只能维持在较高水平。"有专家表示。
面对不断增大的养老金需求,如何让养老金保值增值,减小资金缺口成为关注的焦点。“‘职业年金’、‘企业年金’要继续推向市场化运作。提高‘企业年金’的覆盖率,使之更多地参与市场运作,这或许会改善目前的现状。"省政协委员、省社科院金融投资研究所所长谷孟宾表示。
三问:并轨会否出现资金缺口?
有人做过统计,目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有3700万,如此大的规模,无论是在近期还是远期,都会形成较大的支出压力。2013年,陕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不抵支,当期结余为-50.02亿元。
“随着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和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养老保险的资金需求将迅速增长。"石英在谈及未来资金缺口问题时表示,未来政府如何满足包括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内的全体国民的养老问题,资金需求可能是一个巨大挑战。
“7%的经济增长速度怎么能养不活1%增长速度的人呢?"近年来,一直从事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教授张思锋认为,资金问题不会成为养老并轨改革的障碍。
“可以说现在基本上没有缺口,有也只是未来的算账缺口。"张思锋说,目前国家的财政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就算是两者同步,也不会出现缺口问题。
“资金‘入口’一致了,最主要的是‘出口’问题。"张思锋表示,未来养老金的领取一定要考虑每个人的工龄长短、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和岗位贡献度三个方面,找到合适的养老金发放计算方式,让养老金发放得更加公平一些。新闻推荐
(2015年1月29日政协第十一届陕西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陕西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15年1月24日至29日在西安举行。会议听取并赞同娄勤俭省长所作的政府工...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