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省商务工作亮点回眸
省委书记赵正永在省商务厅家属院调研并看望慰问老干部
陕西首批特色美食商业街区“西安永兴坊"揭牌
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姚超英陪同副省长王莉霞到西安市永兴坊考察调研
省商务厅赴延安市调研
陕西省第八届农产品产销对接洽谈会暨迎中秋优质农产品展销会
省商务厅赴渭南调研商务招商工作
省商务厅调研农村电子商务
杨凌示范区投资环境暨品味杨凌绿色食品推介会
第二届黄河金三角投资合作交流大会
2014陕西电子商务(跨境)交流合作促进大会
2014(第五届)陕西省互联网大会
第十八届西洽会暨丝博会
□记者 韩苏亚
2014年,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内经济增速换挡期和结构调整期叠加共振,商务工作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的要求,全省商务系统努力化解内外需求增势趋缓等带来的不利影响,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坚持改革创新,自我加压,攻坚克难,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新机遇,着力破解经济外向度偏低、消费需求不旺两大难题,开放型经济实现了新突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全面超额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其中,外贸进出口274亿美元,增长35%,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25亿美元的121.8%,增速位居全国第三;实际引进外资41.8亿美元,增长13.5%,完成年度目标任务41亿美元的101.9%;实际引进内资4980亿元,增长19%,完成年度目标任务4800亿元的10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突破5500亿元,增长12.9%左右,对全省经济贡献度提高3个百分点,增幅稳居全国第三。
着力改善城乡流通和消费环境,社零增速稳居全国前列
一是加强流通体系建设。立足“便民利民惠民",开展了“西果东送"试点项目、农产品流通、社区蔬菜流通网络建设、镇超工程、家政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工程和项目。其中安排“西果东送"试点项目62个,建成标准化乡镇超市23个、社区蔬菜流通网络建设项目65个,支持建设农产品流通项目21个,开展了“2014跨区域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开通了省级农产品流通信息网络平台,支持咸阳、铜川家政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培训各类人员8300余名。及时启动猪肉临时收储,有效稳定生产和市场供应。严格报废汽车行业管理市场准入,将二手车流通主体资格的备案权限下放至市级商务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鼓励淘汰“黄标车"政策,完成2家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及6家二手车交易市场升级改造。深入开展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陕西省“双打"工作经验在全国工作会上做了交流。
二是加大促消费力度。扩大节庆展会消费,全省举办和参与“第八届陕西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广东?陕西特色商品大集—陕货南行"、“丝绸之路陕西地产品牌巡展(甘肃站)"等系列地域产品推广展销活动共150多场,全年举办会展活动近200场。制定了《陕西省特色美食商业街区改造和建设暂行规范》,开展了西安永兴坊、渭南老街等“特色美食商业街区"创建认定工作,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商业新模式。
三是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报请省政府出台了《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召开了全省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大会、首届农村电子商务大会和陕西省电子商务大会,认定了3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2个电子商务示范县和20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重点扶持了中国果汁网、丝路商旅、熊猫伯伯、利安电超市等本地电商品牌,成功引进了京东、苏宁、阿里巴巴等大型电商企业和普洛斯、申通、圆通、菜鸟网络等仓储物流企业,西安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平台正式上线。2014年全省邮件进出口突破221万件,是2013年的2.1倍;快件进出口39.2万件,同比增长82.7%。全省电商企业超过15万户,电商交易额和线上零售规模预计全年将分别达到2160亿元和400亿元以上,增长20%和19.4%左右,新型消费业态实现快速发展。
着力搭建对外经济合作平台,进出口逆势上扬高速增长,外贸依存度进一步提升
一是着力搭建向西开放平台。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制订了丝绸之路新起点工作实施方案,完成了5大类32项具体工作,设立了驻哈萨克斯坦商务代表处,编辑出版了《中亚五国投资合作指南》,组织了第十二届中国—哈萨克斯坦商品展览会、阿拉木图陕西特色产品名优食品展览会、陕西机电企业开拓丝绸之路经济带洽谈会及纺织品、果品等系列贸易促进活动。引导周边地区货物在西安综合保税区“集散分拨",“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实现每周1班的常态开行,货源已经覆盖西北五省及苏、浙、沪等沿海地区。2014年,陕西省与中亚五国进出口额完成1.97亿美元,同比增长95.5%,高于全省外贸整体增幅64个百分点。
二是不断强化政策支持力度。报请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加强完善了50家重点外向型企业巡回联系服务机制,及时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以美光、三星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经营良好,对促进陕西省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2014年全省外贸依存度达到9.6%,比2013年的7.8%提高了1.8个百分点,出口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外向度低的省情正在发生积极改变。
三是进一步优化全省对外开放格局。加强了与内蒙古二连浩特、满洲里等边境口岸合作,西咸空港保税物流中心获国家部委批复设立,西安铁路口岸获批对外开放,延安、渭南海关获批设立,西安国际港务区获准成为一类港口,咸阳国际机场口岸成功获批“72小时过境免签",陕西省商品西进东出、南下北上的大通道格局已经形成,外贸便利化水平和服务外贸企业的功能进一步提升。
四是务实推进对外投资合作。印发了《关于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若干意见》,组建了陕西省外经贸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对外投资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全面启动,陕西企业“走出去"有了全方位、系统化的服务平台。举办了“央企进陕项目对接暨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培训会",与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了外派劳务企业培训和交流,召开了全省首届外派劳务工作现场会,着力打造“陕西劳务"品牌。2014年,全省新设境外企业45家、机构20家,新批对外承包工程企业5家、对外劳务企业2家,境外合作企业(机构)超过400家。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7.88亿美元,同比略有增长;对外实际投资额4.54亿美元,同比增长56.4%。
着力强化服务狠抓项目落地,招商引资额占同期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近30%
一是不断优化全省投资发展环境。报请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的意见》,编印发布了中、英、俄、韩版《陕西投资环境白皮书》,开通了400外商投诉热线,建立了外来投资企业投诉办理服务平台,在市、县、开发区推广“一站式服务、一厅式办公",商务厅正在成为境内外企业来陕投资的“好娘家"。
二是突出重点,推进招商工作。突出重点活动,精心组织举办了第十八届西洽会暨丝博会、第四届“陕粤港澳合作周"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贸合作交流活动三场重大招商活动,先后举办了长三角、珠三角重点合作项目推进会、第二届“陕南三市循环经济投资洽谈会"及“黄河金三角投资洽谈会"等招商活动,指导市县组织开展各类区域性招商推介活动40场以上。突出重点地区,着力扩大面向韩国的专题招商。贯彻落实省政府和韩国中小企业厅《合作谅解备忘录》,举办了第五届韩国—中国陕甘宁三省区经济合作洽谈会、陕西省—韩国企业采购洽谈会、西安中韩知识人圆桌会议及国际研讨会,促成韩国中小企业厅和韩国中小企业振兴公团在西安设立代表处。举办“西安三星SDI项目配套企业说明会",围绕三星等重大项目加强产业配套招商,带动160余家配套企业落户,2014年已有36家韩资企业落户陕西,到位资金11.35亿美元,增长56%,陕韩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
三是加强项目跟踪服务。印发《加强2014年全省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意见》,积极推进全省800个、总投资3.72万亿元重点项目的对外招商和在建项目的落地实施,成效显著。积极推进中韩产业园项目、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区项目建设,争取中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落户西安事宜也在密切跟踪。2014年,全省招商引资额占同期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近30%。
深化改革推动简政放权,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
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全面完成,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减少。厅党组高度重视,上下齐心协力,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改革领导小组和有关专项改革小组的分解任务,省商务厅作为牵头单位的5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按照省上统一部署,积极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取消、划转、下放审批事项共10项,其中取消4项,下放4项,划转2项,目前仅保留8项,精简率达55.6%。
新闻推荐
本报讯1月24日晚,省委书记赵正永、省长娄勤俭、省政协主席马中平在西安会见出席省十一届政协三次会议的港澳台侨人士。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陈强,省政协副主席郑小明、刘新文、李晓东、李...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