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满淑涵 实习记者 王璐
“一年到头都忙,学期末事情更多。"应约匆匆赶来,省政协委员陈晓莉晃晃手中材料,笑容里略显疲惫。
当省政协委员虽只是第三个年头,但她履职建言经历却不短。作为西安财经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教授、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省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身为省民盟盟员她坦言:“这些个身份都挨着‘政’,不说不做那哪成?"
在更高平台当有更大作为
2014年1月16日上午,省十一届政协二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省民盟题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切实保障农民财产权益》的发言指出,农村产权综合改革应进一步明晰产权,建立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用法律程序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些建议引发与会人员共鸣,大家普遍认为,发言有见地、有内涵,建议值得深思。
陈晓莉正是这份大会发言的主笔人。
长期从事基层政治与乡村治理研究,陈晓莉对农村有着深厚的积累。她认为,要提出高质量的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应该扬长避短。“从熟悉的领域研究对策,更加得心应手。"
今年省两会临近,着眼基层法治和提高村干部法治理念等方面,陈晓莉说已准备好了提案。“刚性政策需要刚性落实。一方面,政策设计要有前瞻性和科学性,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另一方面,执行政策要严格按照规范程序进行,否则就容易积累矛盾,发生群体性事件。"
在省政协建言平台上,作为一名委员,自己应当有更大作为。
植根乡土才能为民生建好言
2014年,对于陈晓莉来说“收获颇丰"。她的著作《新时期乡村治理主体及其行为关系研究》获陕西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论文《统战工作促进非公领域“两个健康"发展的反思与突破》获陕西省统战理论与政策创新成果一等奖。此外,她参政议政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和荣誉也不少。
如何将这些书架上、抽屉里的“白纸黑字",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陈晓莉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并从长期俯身基层实践中找到了答案。
“在村干部面前,我永远都把自己当成一名小学生。"她把自己完成的调研报告拿给农民朋友和基层干部看,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农村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很多时候‘按下葫芦起了瓢’,他们比我更了解群众矛盾的核心问题。"
“我们常讲理论要与实践结合,但往往在现实操作上存在错位。政策性研究要求理出实打实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学术性研究则要求在更高的理论范式上给出学理性的解释。"陈晓莉的体会是“找到两者的结合点"。
要去体察真实的“社会温度"
最近,陈晓莉被推荐申报“党和人民心中的好老师"。她谦虚地说:“教书育人就是本职工作。"
虽然社会服务工作占去大量时间和精力,但被学生誉为“好老师",陈晓莉受之无愧。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等,这些让学生们略感乏味的公共课,在她的课堂上却变得妙趣横生。
“基于理论,走出理论"是陈晓莉给自己政治理论课的定位。
“通过图片展示进行课堂内实践,通过社团活动组织校园内实践,通过节假日做问题调查践行社会实践,我鼓励学生自己找问题研究问题。比如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社会保障、粮食安全、新农村建设等就不再只是书本上一个个概念,学生们的认识就不再局限于理论的条条框框,社会科学需要学生去体察真实的‘社会温度’,继而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担当有责任有作为的人。"陈晓莉娓娓道来。
“统一战线成员要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她身体力行。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杨建春)为加强和改进市政协机关党建工作,进一步发挥各党支部和支部书记的作用,西安市政协机关党委研究制订了《党支部、支部书记履行职责情况考核暂行办法》。《办法》共5章15条,依据《中...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