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66年婚姻路的钟宝兰和赵仰毕老人
钟宝兰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抱着刚满月的女儿,步行十几里山路回娘家后,逃过一难。三嫂和四嫂,在这场大山坍塌的自然灾难中被掩埋,500多乡亲紧急救人……嫂子们走后留下孩子,她成为11个娃的“妈妈”,与丈夫一起搀扶着走过66年的婚姻路。当外孙女说要过情人节时,老两口笑了。
1949年她嫁给穷后生
“我们的婚龄,与共和国同龄。”今年82岁的钟宝兰,子洲人,听力不好但记忆力很好,1949年,16岁的她嫁给比她大两岁的穷后生赵仰毕,送亲的人骑着毛驴,她坐着四抬花轿,到了新郎家窑洞门口,新娘的脚不能踩地,所以门口的地上铺着褥子和毡。“褥子破烂,早听说他家穷得叮当响,果真如此,好在父亲说他人很正派。”她心里念叨着。
赵仰毕排行老五,三哥和四哥是铁匠,住的破旧窑洞。对庄稼人来说,像《平凡的世界》中写的那样,最盼望能箍一排新窑洞。弟兄三人打石头,把石头一块块地背回去,然后箍起了窑洞。1954年8月入住。
也就是这一年,钟宝兰的大女儿刚满月不久,她便心神不宁要回娘家。他说等他忙过了10月26日一起去,她不听,10月24日背起女儿回娘家。25日,大山塌了。
她当起11个娃的妈
当时,赵仰毕刚把一桶水挑到家,站在院里叫三哥四哥吃饭,只听轰隆一声,土疙瘩扑面而来,窑洞里还有三嫂四嫂……弟兄三人赶紧用手刨,十里八村的人都跑着来救人,500多名乡亲从中午刨到下午,刨出来后三嫂紧紧抱着娃……
“每个人都很悲痛,但日子还要过下去。”嫂子们走后留下孩子,钟宝兰当起11个娃的妈,其中一个是户家兄弟(孤儿),他患重病她给接屎接尿。
随后的日子,吃尽了苦。窑洞没了,修窑洞欠下的20多担粮食没有还,债主来要账。孩子们缺衣服,每次趁着太阳好的时候把衣服洗了,然后光屁股待在炕上等着衣服晾干再穿。她每天早上鸡叫就挑7回水,白天洗衣做饭照顾娃,喂羊喂猪喂鸡,上山犁地、撒粪(施肥)、修梯田,半夜她为一家人纳鞋底,他搓麻绳。
那时,他忙“大家”。1955年他当生产队小队长,起早贪黑想对策抓生产,通过努力让小队成员解决了吃饭问题(之前有成员的妻子带儿子当叫花子)。1968年选举时他以全票通过成为村主任,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真爱是陪你吃苦撑起一个家
“妻子是个勤劳能干的女人,在那个年代,她没有坐下来吃过一顿饭,总是干活时捎带着吃饭。如果没有她,我不敢想象我们会有今天。”赵仰毕说,他们从来没有在嘴上说过一句爱,但一直在实践。不管多大的灾难,她都不离不弃,陪你一起吃苦,帮你撑起一个家,这才是真爱。
“年轻时太辛苦,60岁以后她一身病,动了三次大手术。”赵仰毕说。辛辛苦苦20多年,孩子们一个个有了出息,在西安、榆林等地买房居住。如今,四世同堂,一大家子有46口人。老两口每天早上下10盘象棋、打10回牌,输家给对方买糖吃。中午出去晒太阳、拉家常,晚上继续对弈。
外孙王博说:“外婆耳聋,外爷有时候逗趣地骂她几句,外婆以为和她说话,赶紧叨叨几句,外爷这时会坏坏地一笑,这个感觉超赞。”
文/图首席记者姬娜
晒老照片讲金婚故事
新闻推荐
接近年关了,很多在城市里谋生的外地人都已经提前回家过年了,在西安纺织城枣园刘村卖水果为生的董师傅和孙师傅,也打算把一车水果卖完就回家过年。可是,偏偏就在这时出了事,昨晚,他们的两车水果惨遭黑手...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