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争耀)2月9日,记者从“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首批100件秦封泥精品确定为国家等级文物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馆藏的100件秦封泥被确定为国家等级文物,其中“右丞相印”等5件为国家一级文物。
据陕西省文物鉴定研究中心主任尹夏清介绍,去年12月,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组织专家对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馆藏明清以前154件文物进行了现场考察和确认,最后104件代表性文物被确定为国家等级文物,其中秦封泥100件,“右丞相印”“廷尉之印”“四川太守”“少府”“西盐”等5件为一级文物;“阳陵禁丞”“骊山飤官”“内史之印”“蜀左织官”等15件为二级文物;“少府榦丞”“芷阳丞印”“上林丞印”“高章宦丞”“白水之苑”“公车司马丞”等57件为三级文物。另外,还有“王氏四神规矩镜”1件为二级文物;“平定县印”“武猛校尉”“卢府君墓志”3件为三级文物。
“秦封泥是秦人用黄土塑造的一部美学史诗。这批秦封泥第一次完整地勾画出秦官僚机构的网络图,是认识‘三公九卿\’制度的‘指南盘\’。”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馆长庞任隆说,博物馆珍藏781枚秦封泥共350个品种,几乎囊括了三公九卿的主要部门和官职,诸如丞相、奉常、郎中令、太仆、宗正、中尉、内史、典属国、将作少府等,其中“右丞相印”(国家总理)、“廷尉之印”(最高法院院长)、“少府”(皇宫事务管理部部长)、“四川太守”等为孤品,填补了秦史研究的空白。同时,这批秦封泥第一次系统地揭示了一批鲜为人知的“亭里郡县”及“宫殿苑囿”名称,是考察秦历史、地理演化的一部“活字典”。书法馆珍藏的秦封泥中就有102个品种153枚为秦郡县(含地名、山名),其中73个品种为书法馆独有。况且像咸阳、蓝田、高陵、长武、南郑、阆中、洛阳、新蔡和淮阳等郡县名,今天还一直沿用。尤其是“底柱丞印”和“旱山丞印”的发现,标志着秦代旅游地理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闻推荐
陕西省专项整治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 省委网信办将开设举报邮箱、电话设立有效举报奖励
本月起,陕西省将集中开展为期半年左右的“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打击网络“公害”,读者遇到利用网络实施敲诈、以删帖为条件索取财物等情况,可第一时间进行举报。昨日,陕西省举行新闻发布会,省...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