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这个字眼似乎已经耳熟能详,但如何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3D技术,真正带到百姓身边,目前来讲,似乎还有一定距离。一般创业者都会选择贴近老百姓生活的行业,用这样“高大上”的技术革命来创业,靠谱不?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进塑创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室。打造“缩小版自己”只需3小时
工作室一侧陈列着各式各样的3D打印样品,有钢铁侠、大雁塔、动物模型、坦克模型等,最多的仍然是各式各样的迷你版真人塑像。在这里,只需花费15分钟将自己的全身外形扫描至计算机,通过2-3小时打印便会凿出一个立体的“自己”。扫描完毕后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整理数据,处理成三维模型,利用3D打印机将模型打印出来,从而得到个人的三维实体。打印的原料可以是有机或者无机的的材料,例如塑料、人造橡胶、铸造用蜡等,材料的不同打印出来的三维实体与真人相似度也略有不同,最高可以达到80%。
正因前景不明朗风险与机遇成正比“我们现阶段以普通消费者及人物3D拍照作为主业务,同时还努力开拓如婚庆、医疗、高端工艺品以及珠宝业等的模具设计制作。只要你大脑中有一个影像,通过电脑模拟,通过3D打印,就可以制作出实物。总体来讲市场前景还是很大,就看如何去开发应用。其实3D技术应用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只是大家现在还不了解。”创业者之一的杨一轩说道。
问及为什么选择3D技术作为创业项目,“目前,国内的3D市场远远没有开发出来。既然选择创业,与其在一个已成熟的传统行业里打拼,为什么不尝试下新兴技术行业?毕竟它们的潜力远远没有被开发。”市面上现有的3D打印基本是小企业作坊式的研发生产,因为整体产业链并不完善,所以其前景并不明确。问及失败,创业人之一的杨一轩笑着说道,“产业链不完善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困境,当然这也是一个机遇,风险与机遇成正比嘛。”陕西3D产业政府支持力度大
据记者了解,陕西省政府对于3D打印产业给予较大支持力度。2014年率先在渭南高新区建成国内第一个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建成国内第一个以3D打印为主题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经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批复设立国内第一支3D打印创投基金。同期,西安交大、西工大等在3D技术领域均取得明显成效,建立了包括材料、工艺和装备在内完整的技术产品研发体系,目前在航空航天、医学、高端机械装备、模具、能源动力、高端工艺品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见习记者薛凯
新闻推荐
省纪委盘点去年党风监督工作 全年点名通报违反八项规定问题139起226人
本报讯(首席记者赵蕾)省纪委去年点名通报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39起226人。其中,8月上旬到10月上旬,连续十周通报曝光10批87起140人。各级各部门采取多种方式通报565起1340人。昨日,省纪委撰...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