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颖 实习生 李昭)记者2月11日从陕西省市场主体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去年以来,陕西省全面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激增,成为新登记市场主体的主力军。省工商局和省社科院在西安、咸阳、榆林和汉中四个市对1200户新登记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陕西省新登记市场主体发展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大多数新登记市场主体运行状态良好。2014年新登记的市场主体中,70.4%的市场主体在办理营业执照后1个月内开业,23.2%的市场主体处于盈利,37.9%的市场主体处于盈亏平衡,6.5%的市场主体处于歇业,1.3%的市场主体处于关闭状态。
二是部分新登记市场主体对未来发展缺乏信心。60%的中小市场主体对区域发展前景不乐观;65.7%的中小市场主体对自身未来的总体运行状况不乐观,仅有23.2%中小市场主体选择在未来一年里扩大资金、设备投入,扩大主体规模。
三是融资难、创新难、吸纳人才难“三大难题”制约发展,调查显示这三大问题分别占到调查统计量的26.3%、24.5%和16.1%。
四是市场主体期盼深化改革,分享更多“政策红利”。简化登记注册程序、放宽市场主体名称登记条件、放宽公司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和实行“先照后证”四项措施获得满意度最高,市场主体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充满新期待。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艳作为一名长年跑交通口的记者,路,是我工作中永恒的主题,关于路的故事,也是我听到最多的。曾经,50多岁的李春安就给记者讲述了40年来他屡次“北上的经历”。作为一个地道的陕北“后生”,他的...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