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邓月娟)2月11日,西安市基础教育改革综合评价2013-2014年度报告正式发布。
2012年7月,西安市引入社会第三方中介机构陕西高级人才事务所有限公司,对教育改革发展情况进行社会评价。2013—2014年度评价的主要内容是推行“大学区管理制”改革评价、民办学校初中招生制度改革评价以及创新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评价。
评价结果显示,2012年以来,西安市基础教育改革逐步呈现出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公平感提升的效果。调查数据显示,78.2%的学生及家长对改革现状表示满意,69.8%的学生及家长认为西安义务教育整体环境是公平的。
“大学区管理制”改革通过推动“九统一”,实现学校间优质资源共享、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目标,在扩大优质资源规模的同时,提升了整体的教育质量。
近年来,西安市一年级新生入学人数不断增加,2014年同2011年相比,小学一年级新增学生12765名。调查结果显示,通过资源共享和交流,优质教育资源的规模不断扩大,普通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教学质量逐渐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和接纳。
从高考结果呈现的态势也可以看到教育质量提高和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效果。从2012年到2014年,西安市高考文史类、理工类的一本上线率连续三年呈现上升的态势,非主城区同主城区的差距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
“奥数热”是民办学校初中招生制度改革中需要解决的一个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调研数据显示,63.7%的学生及家长对“小升初”招生中严禁出现“奥数”内容的方式表示支持。
创新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发挥了很好的启发和导向作用。调研数据显示,92%的教师、95.84%家长、93.36%的学生认同创新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改革举措。94.95%的教师表示所在学校在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方面是积极的;90.99%的学生和96.52%的家长表示,学校更加重视综合素质教育。
教育改革引导了家长观念的转变。调研数据显示,学生及家长在选择民办初中时,排在前三位的因素是学校风气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师资优秀,教学质量高;学校管理严格,老师负责任。选择这三项因素的人群比例连续两年持续升高。而对于学校升学率高低的重视程度已经连续两年下降,从改革初期2012年的51.9%下降到2014年的37.9%,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为孩子选择就近上学。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艳通讯员王国强“咱高铁、地铁有了联合便捷的换乘服务,对于我们这些重点旅客来说太方便了,感谢!感谢!”2月13日11时10分,旅客蒋平峰在高铁地铁联合服务台前得到了西安北站“馨动长安”服务...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