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陕西省科普惠农富民带头人"胡小黎记者张旭胡小黎2000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9年选择返乡创业进行“新型脱毒彩薯"种植,牵头成立西安市灞桥区乐思薯红薯专业合作社,任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成立三年以来,在灞桥区总工会和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胡小黎始终以实干为基础,以把握市场脉搏为出发点,以市场认可度为标尺,带领广大农户种植彩色红薯新品种,不断调整销售思路,最终使得乐思薯彩色红薯拥有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为乐思薯合作社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不畏压力归农田社会上有人对80后的评价为“无病呻吟,习惯在富足的生活之中寻求忧郁和悲伤"。而胡小黎却来不及和生活纠缠便要承担起生活丢给她的重担。婚后,公公婆婆因病相继去世,留下15岁的小叔子需要照顾,胡小黎毅然承担起这一切,那一年她才21岁。在照顾孩子和小叔子之余,她发现农村也有很多创业机会。于是,她因地制宜将婆婆家的几亩责任田作为试验田,将种红薯作为她农村创业的项目。从此,这个从来没有和田地打过交道的80后一头扎进地里开始忙碌。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冷嘲热讽,都没有使她丧失信心。她通过不断总结与学习,最终推出蔬菜型红薯叶,这使得她名声大震。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现加入农户183户,并通过合作社的示范带头引领作用,使得彩色红薯种植户年收益增加20%。合作社先后被西安市农委评为“十优示范社",被陕西省农业厅评为“百强示范社",被陕西省妇女联合会、陕西省农业厅联合评为“陕西省优秀农业企业",乐思蜀牌商标被评为“西安市著名商标"。因创业事迹的突出,胡小黎本人也被推选为灞桥区第八届政协委员、西安市科协八大代表,被评为灞桥区优秀科技型人才、灞桥区巾帼建功先锋、陕西省科普惠农富民带头人。致富不忘众相邻胡小黎致富不忘乡亲,于2009年牵头成立乐思薯红薯专业合作社。她始终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从创办合作社伊始,就不断地带领社里的骨干成员赴省内外多地取经学习新的种植技术,通过一次次的学习让大家开扩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也让大家敢于放开手脚大干。经过不断地学习与总结,胡小黎认识到地域的差异对于种植业影响巨大,因此她解放思想,流转土地,建立了200亩“乐思薯新品种彩色红薯示范园",进行新品种区域性试验种植,将性能稳定的新品种再推广给农户,避免广大农户走弯路。同时,她积极与科研院所对接,争取到宝鸡农科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河南省农科院植物脱毒研究中心的技术支持,将国家级甘薯体系研究员刘明慧聘用为合作社的科技特派员,合作社遇到问题科技特派员保证随叫随到。因为有多家科研院所的支持与帮助,合作社彩薯品种更新快,产品符合现代消费理念,使得合作社生产的彩色红薯新品种产品在市面上供不应求,让广大农户的致富愿望得以实现。为进一步壮大合作社,胡小黎还多次与日本、英国等地农业专家交流。她认为,带领农民致富不只是发展农村经济这么简单,还要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指导和生活指导。因此,她联合灞桥区相关部门,不放过任何一次为合作社成员申请、争取培训及学习的机会,还时常邀请医疗、保险、银行等行业专家来为社员举办讲座,让社员增长知识、开扩眼界、提升自身素质。做大做强合作社面对成功,胡小黎深深地意识到做强做大合作社,对于农民来说意义是重大的。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合作社成员团队意识增强,成员能够开拓思想客观地分析事件、积极响应集体决定事件、主动接受新事物。这证明胡小黎的决策是正确的。她现在带领大家致富的劲头十足,信心大增。目前,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的发展呈现出高层次发展的态势。反观我国的合作经济发展,不仅合作社数量少,而且规范化程度不高,发展状况不能适应商品经济的形势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快速、健康发展,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已经步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之中的胡小黎感到她肩上的责任是重大的,只有将合作社壮大才可以实实在在地带领农民致富,才可以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就业机会。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越来越大,胡小黎也沐浴着党的春风,带领着合作社成员朝气蓬勃地一起奔向富裕的新生活。
新闻推荐
加油站宋站长说,来这加油的70%是加甲醇汽油。记者李鹏摄□记者李鹏实习生盛明近日,陕西省物价局发出通知,从本月起陕西省放开甲醇汽油价格,实行市场调节。据了解,陕西省从2005年开始甲醇汽油...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