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85岁老人8年攒5万块钱帮助困难孩子读书 每次捐款签名只写“老工人”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15-04-29 11:01   https://www.yybnet.net/

杨凤池85岁,家住西安北郊大华家属院。老伴去世后,他一个人住在这里。

昨天中午,暮春的阳光,穿过窗户照了进来,房子显得局促而陈旧。他祖籍河南洛阳,1985年从西安铁路局退休后,定居西安。

老伴去世后,他开始孤独度日。每天逛早市,买菜遛弯,还报了老年大学,开始学着写毛笔字。

2008年汶川地震,改变了杨凤池的生活。“地震太惨了,那么多无辜的孩子,丧失了生命,我也是从困难时期过来的,知道灾难来临时,人们的痛苦和无助。”他边吃馒头,边和记者聊天,说着说着,眼睛有些红。

地震当天,他找到社区工作人员,向灾区捐了100元。几天后,他看电视时了解到,受灾的一个学校,缺少老师,条件很艰苦。“当时就觉得,山区的孩子失去家园,没有老师教,没有书看,以后生活怎么办?”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杨凤池开始省吃俭用,“把孩子们每月给我的零用钱和我每月的3000元退休金攒下来,”他甚至做了精细的计划,“不能大吃大喝,每年最多吃5顿肉,以素菜为主。”

日子过得清贫却也自在。他自诩自己是“老工人”,在每一笔捐款时,坚决不留姓名和联系地址,只留“老工人”三字。

让他欣慰的是,这件事得到了孩子们的赞许和支持。

几天前,杨凤池再次通过共青团陕西省委实施希望工程办公室,捐了2万元,用于捐赠农村图书室。“我们向老人表示感谢,他是我们的榜样,”昨天下午,团省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会尽快将受助学校的名单登记,跟老人沟通后,由老人确定资助的学校。

8年过去了,近5万元的捐款单都装在一个盒子里,厚厚一沓子,有的开始发黄发皱。这些捐款单,最少的每笔100元,最多的3000元,全都是通过中国银行向“希望工程”项目捐助,主要用于帮助困难孩子读书,“每月捐一次,捐助的地方也越来越广。”他说这是对社会仅有的贡献,“读书改变命运,只要能为孩子们做些自己的贡献,我就感到很开心。”

本报记者 宋雨 实习生 郝丽雯 李炜

新闻推荐

5名中学生代表陕西参加“汉字听写大会”

本报讯(记者张彦刚)昨日,第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陕西选拔赛决赛在西安举行,来自全省11市区和上届冠军西安爱知中学代表队的60名选手,个个表现神勇。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宝鸡市代表队、西安市代表队、...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85岁老人8年攒5万块钱帮助困难孩子读书 每次捐款签名只写“老工人”)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