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了7年,59岁的周丽晨如今已帮助50多名失踪儿童与亲人团聚华商报记者 马超 摄
手中握有数百名孩子的失踪信息,拿着记满电话号码的本子坐在电脑前打着电话,询问对方是否丢过孩子,这样的“工作”,59岁的兴平人周丽晨已坚持了7年。截至目前,她已帮助50多名失踪儿童与亲人团聚。近日,她入选“陕西好人”。
流浪孩子的照片让她揪心
家住兴平的周丽晨为了生计,开了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商店。卖货之余,她喜欢坐在商店的一个角落上网。2008年的一天,周丽晨像往常一样浏览网页时,一组照片让她“触目惊心”,照片上全是残疾儿童流浪乞讨的画面。
“作为一名母亲,我看了很揪心。”周丽晨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认为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周丽晨点开的是寻子网“宝贝回家”,她发现网页上有个QQ群,便毫不犹豫地加入进去。
就这样,周丽晨又多了一份“工作”:成为一名寻亲志愿者,帮失踪孩子找父母。“开始啥也不会,每天就是对比照片。”
2008年下半年,公安部打拐“解救”了一批孩子。已经干了几个月却毫无收获的周丽晨在对比照片时,一个孩子忽然让她眼前一亮。“有个家长在网站发的孩子的照片,与公安部解救的一个孩子特别像。”
不确定的周丽晨立即将孩子的两张照片发到“宝贝回家”QQ群,“大家都说特别像。”得到网友的一致认可后,她兴奋不已,赶紧与孩子的父母取得联系。“孩子被解救后放在福利院,遗憾的是家长没在福利院找到孩子。”
自费去各地核实信息
2010年6月,周丽晨接到任务,帮30多岁的王姓男子寻找亲生父母。男子告诉周丽晨,自己刚出生20多天便在汉中洋县军工厂被养父抱养,他只记得生母的名字和大概的工作单位。
靠着这些简单的信息,周丽晨通过熟人找到7名与男子母亲同名的人,她逐一进行核实,最终确定其中3人与男子提供的信息相吻合。在网友的帮助下,周丽晨通过当地政府找到了3人所在乡镇的电话。
这时,男子从其他方面得知了母亲生活的乡镇地址。周丽晨立即通过该乡镇与村上取得联系,“村长说对方两个娃都在,没有丢孩子。”
就在村长要挂电话时,周丽晨询问该村民是否在洋县工作过?听到村长肯定的回答后,周丽晨确定男子的家人找到了。“如果我不坚持,也许就错过了。”这也成为周丽晨帮助团聚的第一个失散家庭。
在后来的几年间,周丽晨帮助安康、临潼、四川等省内外50余名走失、流浪、被拐孩子成功找到家人。“他们至少失散近20年。”为核实一些寻亲信息,周丽晨自费去过陕西多个地方,“最多一次打了40多个人的电话,有的还会重复核实。”
曾被失踪者亲人当成骗子
寻亲过程中,有些事让周丽晨哭笑不得,“帮孩子找到了家人,但孩子的亲人却以为我是骗子。”
家住汉中南郑县的赵女士回忆,2011年,周丽晨说自己是“宝贝回家”网站的志愿者,询问她家是不是丢过一个孩子,并说出了孩子的体貌特征。她告诉对方,自己的弟弟在七八岁时被别人拐骗,“她说有一个男子在找亲人,很可能是我弟弟。”
“丢了20多年了,怎么可能找到呢?”赵女士及她的家人都不敢相信,“现在骗子那么多。”
赵女士称,对方要让她的父母去外地做DNA鉴定,他们向当地警方报案后,派出所让周丽晨先去一趟汉中,见面后才打消了顾虑。经鉴定,周丽晨口中的男子确实是赵女士失踪多年的弟弟。“我们非常激动,给她买东西她也不要。”
“连我们当地的派出所都把我当‘坏人\’调查过。”周丽晨笑着说,她认为只要能帮助到别人,“觉得自己还挺有用的。”
失踪儿童家长让她坚定信念
28日,周丽晨拿出了两个已经发黄、记满“任务”的笔记本感慨,刚开始成为志愿者时,她也曾想过放弃,“晚上闭上眼睛,满脑子都是孩子的照片,太残忍了,长期下去我就崩溃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让周丽晨几乎每晚失眠,承受不住的她以家里有事为借口,请了两个月假,想让自己精神上得到缓解。让她没有想到的是,“3天我就坚持不下去了,老想着我不做就少一个人帮他们了。”
能坚持到现在,用周丽晨的话说,首先因为“自己是一名母亲。”2009年4月份,她作为“宝贝回家”陕西志愿者参加陕西省公安厅组织的打拐座谈会,见了几名失踪儿童家长后,让更多失散家庭团聚的信念便更加坚定。
“有的家长就跟祥林嫂一样,看见我们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这一幕让周丽晨倍感煎熬,她觉得自己其实做的不多,但家长却把她当成找孩子的希望。
让周丽晨记忆犹新的还有一名30多岁却满头白发的男子。她了解后得知,男子的孩子在1岁半时被人从家里偷走,为寻找孩子,这个本不富裕的农村家庭更加贫穷,“他乞求我帮忙找孩子的眼神让我很难受。”
回到家后,周丽晨将男子的遭遇发到群里后得知,这名男子曾两次得到外地志愿者的募捐。有人建议,不如替该男子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周丽晨征求男子的意见,“他说帮忙进点小孩用的东西,一边卖一边找孩子。”周丽晨便主动承担起这个任务,专门抽空去西安购买了200元的货物。
如今,周丽晨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宝贝回家”,“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等社会没有拐卖,我就真正退休了。”
女儿受她影响关注流浪儿童
曾经,周丽晨的女儿对她很有“意见”。她说,妈妈开始做“宝贝回家”志愿者时,自己刚上大学,基本一月才回一次家,回家后特别想和妈妈聊天,“但妈妈一天到晚坐在电脑前打电话查信息,都不咋理我。”
虽然被“冷落”,但女儿也看到了周丽晨的变化。她说,父亲去世后母亲情绪非常低落,做了“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后,“精神状态完全不一样了。”受母亲影响,在路上看到乞讨流浪儿童,她也会顺手拍下来传给母亲,“我也想加入,就是工作太忙了。”
同行眼中的她“最给力”
“她是最给力的。”西安一名“宝贝回家”志愿者李女士说,陕西群里有200多名志愿者,周丽晨的热心肠大家有目共睹,“非常有责任心,每天在线时间特别长”。
其他志愿者认为周丽晨成为“宝贝回家”陕西地区负责人,与别人需要帮忙、她有求必应是密不可分的。2009年,“宝贝回家”与公安部联合发起“百城防拐宣传”,当时陕西定了4个地方,但其他管理员都有事无法参加,周丽晨便一人前往4地宣传,也因此担起整个陕西地区的重担。
华商报记者 薛望
新闻推荐
红石峡华商报记者杨虎元摄长知识为什么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五一国际劳动节,源于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