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4岁的老人孙绪民自幼喜爱画国画,51年的时间里,共创作了万余幅。
昨日午后,很多人外出踏青寻找美景,而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老校区家属楼208栋住宅内,一位老人正在家中挥毫创作,几分钟后,一只猛虎赫然跃于纸上,身形兼备,令人赞叹。
这位老人就是孙绪民,今年74岁,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却一生钟爱绘画。
“我从小就很喜欢画画。”1958年,工作后的孙绪民还是技校里的一名热处理工人,由于喜欢绘画,23岁时参加了当时第一届兰州空军绘画展,得到好评,成为单位工会里的一名美工,从此开始了一生的绘画生涯。
“来看看我的写生本吧。”孙绪民小心翼翼地从书架上拿下几个本子,翻开来,每个本子上都画满了各地的写生,并标有具体的日期,从省内到省外,记者发现孙绪民几十年来,几乎跑遍了祖国大江南北。“这个是两年前在泰山顶上的写生。”他说,当时72岁的他用了4个小时爬到山顶,好多小伙子都啧啧称赞他。
后期的创作,大多都是来自这些写生。从带有阎良特色的航空元素,到田间地头的百姓生活,从壮丽秀美的祖国山河,到形态各异的花鸟虫鱼……笔墨的线条颇显苍劲有力,变化多端,其中一幅叫《清香》的玉兰花作品被收录到“第六届全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
孙绪民说,从1964年开始,虽然已经画了万余幅国画,但是相对满意且保留下来的也就300多幅。
冯长涛 本报记者 谢斌
新闻推荐
今年“五一”期间,虽然天公不作美,但汉台区受前期油菜花节和郁金香花节的带动影响,并依托区内天台森林公园、黄花河、花果山等景区以及城市滨江风光带和近郊的乡村旅游环线,依然迎来了旅游高峰。四川...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