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学课本里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这只乌鸦好聪明!瓶子太高只要扔几颗石子进去可让水位上涨喝到水!但现在有细心人士证实,乌鸦扔石子根本喝不到水。
《乌鸦喝水》在全国好多版本的小学生语文课本里都配了插图,乌鸦倒是没啥区别都萌哒哒的,但瓶子都不一样。通过对人教版、西安版、北师大、长春版四个版本里的“水瓶”进行分组实验,结果让所有人惊呆!只有西安版里乌鸦可以喝到水,另外三个瓶子,不管你往瓶子里扔多少石头都喝不到水!实验结果一出,立刻引发全国网友热议,甚至有些网友开玩笑地套用一句歌词说,原来“童话”里的故事都是骗人的……
网友吐槽
乌鸦能不能喝到水 与瓶子形状无关
之所以做这个实验,是实验的主创人员在网上看到一位妈妈发的一条微博,说她带着读小学的女儿吃石锅拌饭,点了一杯果汁,小女儿就问,这么小的瓶口,乌鸦能喝得到水吗?有心人士从中受到启发,便从网上搜索《乌鸦喝水》全国各地教材的版本,发现每个版本插图里的瓶子都不一样,萌生了做实验的念头。
实验结果一出来,果然大家都被惊呆了!网友“热热闹”随即表示,教材有点坑爹了,这么不严谨,怎么可以拿出来教孩子呢?
有专业人士说,乌鸦能不能喝到水,与瓶子形状无关。瓶子里的水能否升到瓶口,决定性因素在于瓶子里有多少水,一般情况下,瓶里的水多于四成,乌鸦就能喝到水。如果瓶子里的水太少,无论什么形状的瓶子,乌鸦都不会喝到水。
在线调查
实验成配角评论更精彩
记者在朋友圈里分享了关于乌鸦喝水实验的信息,发现关于这条新闻,微友参与热情极高,而且评论区言论更加精彩。
在网友的评论中,很多人不仅仅看到了乌鸦喝水实验的结果,还列举了众多被教材“忽悠”的案例,并由此形成讨论,且观点明确,三分之一的人认为教科书应该更加谨慎,三分之一的人认为这个结论也不合理并陈述了观点,最后三分之一的人认为争论这个问题本来就有点无聊……
七嘴八舌
批书党学术党 酱油党立场鲜明
网友“甜甜圈圈”是典型的批书党,认为教材应该严谨“坑鸦,更坑童年啊!教材应该是最科学的,既要结构严谨,也需要内容配图更科学。”
学术党“庶吉士”发帖说,能喝到水的关键在于水位的上升高度要大于石子的平均高度。由于水和石子是等体积转化,所以必须保证水的上升截面单调递减,水位才会越升越快。所以一定是底宽口细而且单调变化的瓶子才能喝到水。另外石子在瓶中呈圆锥体堆积,所以瓶子的外形顶角不能大于石子圆锥顶角45度……
还有一部分酱油党在中间打哈哈,陌汐兒发帖说,“到河边找石头,乌鸦好呆啊为什么不在河里喝水呢……”
专家建议
乌鸦喝水是寓言也是科学课
近日还有个话题,说有一群高知在研究一个项目,一滴水从多高的高度掉落能砸伤人?高知们为了这个实验争论不休,可是为什么要研究这种问题,难道下雨还能把人砸死吗?
的确,下雨砸不死人,但是第一个奇怪苹果为什么往下掉的人(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莱特兄弟在别人不理解的眼光中最终让梦想飞向蓝天,再早一个世纪谁能想到人类可以踏上地球以外的星球……最初这所有的一切也不过是思想的一点点火花……
在专家看来,其实小学课本里采用《乌鸦喝水》的寓言,主要是告诉小朋友们,如何可以积极有效地解决问题,当这则古老寓言碰上现代实验时,就会出现很多有趣的现象,如果条件允许,老师家长可以多引导孩子做些类似这种的有趣实验,既寓教于乐,也可以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 本报记者 粟洁
新闻推荐
事故现场昨日上午10点30分左右,西安市东三环官厅立交附近由南向北的快车道上发生了一起车祸,一位妇女推着一辆婴儿车横穿马路时被一辆水泥罐车撞上,妇女被撞后当场身亡,尾随其后的孙女幸未与之同行,逃...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