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与张学良的蜡像
周恩来动笔写了一封经过深思熟虑的信件——在雪白的信笺上,用毛笔写下16个饱含深意的字:为国珍重,善自养心;前途有望,后会可期。在这封既无收信人名号,也没有收信地址的信上,周恩来鉴于当时台湾当局对张学良严加监禁的情势,本人也没署名。
1936年4月9日,张学良与周恩来在延安第一次会见,奠定了两人一生的珍贵友情。1962年,周恩来通过种种关系,设法为被秘密幽禁在台湾的张学良送去“16字密信”。
1961年12月12日晚,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以纪念“西安事变”25周年。许多和张学良一起参加“西安事变”的东北军旧部和中共重要人士,特别是张学铭和张学思对张学良的怀念之情,难以用语言表达,席间哭声一片。
宴会结束后,周恩来回想起张学良寄给他的最后一封信,大概是写于1946年春天。当时,张学良手书的密信是由东北元老莫德惠,奉蒋之命前往息烽监狱探访张学良时,避开戴笠耳目捎出来的。周恩来决定亲笔给张学良再写一封信。这个送信人,最终选定朱湄筠女士。
朱湄筠是朱启钤老先生(前北洋政府高官)的第5位女公子,即著名的“朱五”小姐,在香港定居。她是朱光沐的夫人,朱光沐原是张学良贴身亲信,当时已病故。朱湄筠获悉周恩来有与张学良通信的念想后,答应亲自前往台湾转交密信。周恩来这才动笔写了一封经过深思熟虑的信件——在雪白的信笺上,用毛笔写下16个饱含深意的字:为国珍重,善自养心;前途有望,后会可期。
在这封既无收信人名号,也没有收信地址的信上,周恩来鉴于当时台湾当局对张学良严加监禁的情势,本人也没署名。
周恩来还决定让张学铭和张学思也可给大哥各写信一封。朱湄筠接到这3封信后,小心密封在一只精致糖果盒的底层,然后申请赴台探亲,并于1962年4月得以入台。到台北后她发现,张学良身边至少有一个连的便衣担任“保护”。如果去面见张学良,必须要得到台湾当局的批准才可放行。
朱湄筠决定在台北住下来,等待时机。一直到当年10月10日的一次公开活动后,朱湄筠才通过从前在天津结识的黄仁霖(张学良至友),把她从香港带至台北的一盒糖果转交给当时住在董显光(张学良的基督老师)家里的张学良夫妇。黄仁霖不知其中玄机,便送到了董家。至此,这3封信才辗转送到张学良手里。关于16字密信,无论是周恩来还是张学良,生前都未曾向外界透露过。后来,《张学良遗稿》披露了此事。
新闻推荐
本报西安电(记者王锋)5月22日下午,甘泉县旅游综合开发项目说明会暨工业园区项目推介会在西安中兴和泰酒店举行,副市长郝宝仓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甘泉县要紧紧依托本区域内水、林、地等固有资源优...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