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始终坚持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积极探索支持“三农”发展新模式 ——来自中国农业银行陕西省分行的报道(上篇)

来源:陕西日报 2015-06-18 18:52   https://www.yybnet.net/

农行陕西省分行参加西部现代农业博览会

侯振琪 李宝军 

   编者按:2015中国西部现代农业博览会于6月初在西安隆重举行。在博览会现代农业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农业银行陕西省分行负责人就主动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大局,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助推实体经济发展,促进陕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表了主题演讲,与知名企业和有关专家共同探讨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作为当地四大行中唯一参展的金融机构,农行陕西省分行的积极参与彰显了农村金融领域大行的责任与担当,受到各方的重视和关注。 

农行陕西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伟认为:“近年来,我们立足省情、行情,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及重点企业,改进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投放,取得了双赢。同时,作为一家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的大型公众持股银行,我们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发挥自身优势,助推农业现代化进程,既是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又是我们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一道,成为“新四化”的核心内容,四化同步的强力推进,必将使农业现代化迎来一个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农行陕西省分行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优势,积极顺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把助推农业现代化作为落实中央赋予农行服务“三农”神圣使命的重要抓手,以县域和“三农”业务为工作重心,巩固市场定位,认真履行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

模式一:

创新“链式金融”服务模式,助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近年来,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更好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农行陕西省分行对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了大规模的免费培训,帮助他们理解国家“三农”政策、认清农业发展形势、丰富金融知识,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

农行陕西省分行根据区域经济特色、资源禀赋情况和各地实际,把果业、农副产品加工、粮食、蔬菜、茶叶、药材、乳业、花椒等产业作为支持重点,探索创新“链式金融”服务模式,以产业链为依托,以龙头企业为中心,覆盖农户、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经营主体。“链式金融”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农行+龙头企业+经营主体”、“农行+龙头企业+基地+经营主体”、“农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经营主体”等类型。

根据这些类型,农行陕西省分行还配套推出“龙头企业+运销大户”贷款模式,由龙头企业给运销大户提供担保,既解决了运销大户贷款难、抵押难的问题,又解决了龙头企业收购资金不足的问题,还解决了农民产品卖难的问题。创新实践了猕猴桃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通过给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实现了猕猴桃产、供、销“一条龙”的金融支持,促进了猕猴桃产业发展。创新制定了农业产业加工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通过给龙头企业上下游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使得龙头企业的金融服务上通下达,既连接了客户需求,又绑定了客户和龙头企业的业务关系。目前,共为139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服务覆盖面超过80%,授信总额超过32亿元。

农户贷款是农行为农村群众量身定制的一大特色产品。农行陕西省分行不断加大对农户的贷款支持力度,使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深受广大农户好评。到今年4月末,累计发放农户贷款105亿元,支持农户20万户,贷款余额逾13亿元,覆盖了全省1285个乡镇、17899个村组,辐射带动农户58万户,户均增收1800余元。通过持续的信贷资金扶持,实现服务渠道与农村产业链有效对接,形成了经济发展、农民增收、银行增效的良性循环。

模式二:

创新“平台金融”服务模式,加大对涉农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

“平台金融”是政银合作服务实体经济的一种金融服务模式。农行陕西省分行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以政府投资为背景,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支持县域和“三农”业务发展。

一是大力支持农田水利建设。今年3月份,农行陕西省分行与陕西省水利厅签订了5年内提供300亿元意向性信用额度的战略合作协议,支持陕西水利建设事业发展。还与延安市黄河引水工程公司签订贷款合同,在三年内向黄河引水项目投放贷款27.5亿元;已向引汉济渭工程项目授信并审批了72亿元的固定资产贷款。到4月末,向水利行业客户授信115亿元,今年新增授信100亿元。

二是大力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密切关注由政府主导、公私合营模式(PPP)运作的水电气、医疗教育、环境治理等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开发、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小城镇综合开发建设等市政建设项目,积极寻求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突破口。在现有制度框架下,重点为城市供水、学校、县级医院等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三是扶持龙头企业“走出去”。建立合作沟通机制,进行不定期交流沟通,确定符合条件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龙头企业“走出去”,进一步推动农业对外合作发展。

四是采取“银行+财政+龙头企业”的“财政贴息”模式。根据财政部关于合作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实施意见,农行陕西省分行联合省财政厅,对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企业固定资产贷款进行贴息扶持,减轻企业财务负担,促进快速发展。

模式三:

创新“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改善农村地区基础金融环境

近年来,农行陕西省分行围绕新农村建设,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载体,创新推出了“以惠农金融服务站为基础,以物理网点为阵地,以自助设备为补充,以流动服务为纽带”的“普惠金融”服务模式,不断优化农村地区支付环境和基础金融服务。

一是大力发行便民利民的金穗惠农卡。累计发行金穗惠农卡近500万张,农户覆盖率达到66%,使全省500多万农户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存、取、汇、理、查、缴等基础金融服务。

二是累计布放电子机具3.2万台,设立惠农通服务点2.1万个,电子机具乡镇覆盖率实现100%。今年1-4月,共受理金融性交易336万笔、51亿元,其中助农取款93万笔,近2亿元。

三是扎实推动“惠民补贴一卡通”等涉农代理项目,参与或独家代理71个县区的新农保业务、59个县区的新农合业务、18个县区的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业务。新农保、新农合代理业务覆盖面分别占全省试点县的68%和57%。

四是开展流动银行服务。组建农村流动服务组150个,配备流动服务车150辆,扫描仪450台、便携式复印机350台、打印一体机400台、计算机2500台,实现了上门服务无障碍,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农行陕西省分行服务“三农”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和赞誉。中央领导王岐山同志对农行陕西省分行服务“三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殷切期望。省委、省政府、涉农企业和广大农民对农行服务“三农”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主流媒体对农行陕西省分行服务“三农”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引起了很大反响。

农行陕西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伟表示,面对经济新常态、新趋势,我们将进一步支持现代农业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统筹考虑经济区域布局、各地资源禀赋、产业集群特征和金融生态环境等差别,创新完善针对性、差异化金融服务模式,不断丰富产品应用、提升服务效率、强化基础金融服务,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的广度和深度,为推进陕西城乡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实现“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作出更大贡献。

新闻推荐

赵正永娄勤俭会见李金早

本报讯6月17日晚,省委书记赵正永、省长娄勤俭在西安会见了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双方表示,陕西在“一带一路”战略和全国旅游发展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要以举办丝绸之路旅游部长会议暨第...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始终坚持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积极探索支持“三农”发展新模式 ——来自中国农业银行陕西省分行的报道(上篇))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