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梦婷
近日,陕西省政府发布了《“一带一路”建设2015年行动计划》,提出从8个方面促进互联互通建设,实现6个领域的合作,搭建1个平台,为把陕西打造成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这一《行动计划》的提出,意味着陕西“一带一路”建设将全面启动。
在落实《行动计划》过程中,我们除了将目光放在经济、商贸、文化旅游、物流等领域内,还有较多领域并未涉及。采访过程中,也有不少专家学者表示,应该在发展过程中,挖掘陕西的优势,寻找新的突破口,从而达到与中亚各国的优势互补和互利合作。
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姜涛就提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交流合作,应成为关注的焦点。“陕西是农业大省,具有良好的优势,其中杨凌区又是国内唯一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其先进的育种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等都与中亚需求相符合,无疑可以成为双方交流互通的新的增长点。”
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昭宁则在调研中发现,西安国际港务区在为长安号专列组织的货源中,本地货物仅占30%,从外省区组织调入的货物高达70%,这充分反映出西安产业,尤其是工业不大不强,产品缺乏竞争力。
“开辟、做大中亚国家市场,必须要有强大的工业做支撑。”曾昭宁认为,西安应该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为契机,以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为支撑,以工业体制改革为抓手,以西安自贸区建设为平台,充分利用西安工业经济中的科技优势和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产业优势,特别突出西安市的能源装备优势,明确西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工业定位。
除此之外,以林业为主导的陕西与丝路沿线国家的生态合作、生态互补、生态交融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发力点。此次《行动计划》里也提到,应加强环保领域合作,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环境保护、生态建设、防灾减灾、应对气候等方面的合作体系和联动机制。规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大力开展城市环境、大气质量、防风固沙、野生动物保护、水源保护等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支持西安浐灞生态区引进瑞典先进技术,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建设。
新闻推荐
王栋摄西安华南城正慢慢成为集休闲、购物、五金机电采购为一体的成熟商圈,“西安华南城就是我们陕西客家联谊会引进到西安的!”陕西客家联谊会会长陈钰霖曾这样说道。陕西客家联谊会怎样为西安引进...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