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流动小摊贩一个“不”字为啥难禁?

来源:陕西日报 2015-07-07 18:49   https://www.yybnet.net/

雁塔路上夜市小吃摊油烟呛人,行人纷纷掩鼻而过。

   本报记者 李蕊 文/图

6月28日,兴庆宫公园门前,人们熙熙攘攘,十几家卖饮料、凉皮、儿童玩具的小摊贩生意红火,与以往不同的是,摊位摆放更整齐了,且均未超越门口和道路之间硬质护栏“红线”,往日纷乱嘈杂的情形有所改观。然而在西安小寨十字、建东街华润万家广场、钟楼、东大街等商业繁华人口聚集区,小摊贩占道经营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占道经营作为城市“牛皮癣”,不仅在西安、在陕西,甚至在全国都屡见不鲜,小摊贩和城管之间“猫捉老鼠”的游击战几乎每天都在各大城市轮番上演。占道经营何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对流动小摊贩到底是“堵”还是“疏”?究竟该苛责城管还是同情小贩?此类矛盾随着小摊贩规模的不断扩大,显得愈发尖锐。

屡禁不止的小摊贩,反映的其实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大问题。

1、是否该对小摊贩说“不”?

“一到晚上,各种小摊贩占满了人行道,污染环境不说,还影响行人正常通行,真希望把他们都取缔。”家住太乙路某小区的苗阿姨对此很是反感。近日记者经过大量走访发现,小摊贩最令人不满的有“两宗罪”:一是占道经营、扰民;二是影响市容和污染环境,其中一半市民最厌恶前者,近三成市民最不喜欢后者。

此外,小摊贩无照经营缺乏监管、流动性强难追责、售卖商品缺斤短两、良莠不齐,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更有甚者还拉帮结派、强买强卖等,这些问题让不少民众心塞不已。

那么,我们是否该像苗阿姨一样对小摊贩永远说“不”?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有句名言,“存在即合理”。经济学上也说,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小摊贩之所以会“春风吹又生”,就在于它契合了市场需求,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时至今日,即使有货物齐全的超市和农贸市场,喜欢在小摊上买东西的也大有人在。逛公园时带着老人孩子,在门口买包爆米花,拿根烤香肠,买个米老鼠气球、泡泡枪,出来再吃碗凉皮、炒凉粉,已是不少市民逛公园的“标配”。

而夜晚的“跳蚤市场”也有大批消费群体。6月25日,华灯初上,小寨十字两边人行道上的“跳蚤市场”人声鼎沸、一派繁荣。十几块一双时尚凉拖,三十块一把遮阳伞,一两块的丝袜、头饰……各种小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我家就在纬二街,吃完晚饭没事出来溜达一圈,顺便买个头饰、包包,就图个新鲜别致,也不求质量多好。都是混口饭吃,何必对小摊贩太苛责。”正在购买商品的李女士对记者说。记者在现场发现,购买商品的市民络绎不绝,大部分人表示,小摊贩给自己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希望政府能宽容对待。

至此,“苗阿姨”们恨之,“李女士”们爱之,面对让人爱恨交织的小摊贩,政府相关行政部门如何“破”?

  2、城管和小贩,谁难为了谁?

“城管来,小贩躲;城管追,小贩跑;城管走,小贩回”,这出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的闹剧,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新版猫捉老鼠”。相比让人唏嘘不已的诸多暴力执法暴力抗法悲剧,近年来接连发生的城管小贩面对面互跪的无奈场景,更加引人反思,究竟是谁难为了谁?

“一方面要考虑小摊贩的生计问题,一方面又要照顾受困扰居民的诉求,我们真是左右为难。管吧,老百姓有意见,小摊贩动不动就‘一哭二闹三上吊’,更有甚者直接跪到我们面前。不管吧,政府公众又指责城管不作为,说占道经营影响市容污染环境。我们如今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西安市一位不愿具名的城管队员向记者大倒苦水。

城管执法人员的处境,随着近年来公众对“文明执法”、“人性执法”的呼声渐高而显得愈加尴尬。

一边是城管“不能言说的痛”,另一边小摊贩也是“怨声载道”。

“我们也是可怜人呀,整日风吹雨淋,就为赚点辛苦钱。”6月24日,在雁塔路华润万家广场,已是“老游击”的刘大姐如是说。刘大姐是陕西富平人,儿子上大学、家里老人生病,泼辣能干的她孤身一人在西安打拼赚钱养家。因为利润微薄,商铺租金太贵人流量又少,刘大姐成了标准的“跳蚤”,每天带着她的货品,游走于西安各大商业聚集区。

记者调查发现,在西安的流动小摊贩中,像刘大姐这样怀揣大都市“淘金梦”的外来人口不在少数。而摆地摊因为成本少、门槛低、可操作性强,成了“刘大姐”们的首选。

据统计,截至2014年末,我国流动人口约为2.53亿,其中无照游商占比约为7%这就意味着,目前全国小摊贩规模已达1700多万人,随着国家城镇化步伐加快,这一规模还将在大中型城市继续扩大。

面对多达1700多万人的“流动军团”,我们还能“简单粗暴”地说取缔就取缔?小摊贩真的就“罪无可赦”吗?

   3、打开“生门”,化堵为疏

其实,中国民间的商品交易自古就有,国画《清明上河图》反映的就是宋代民间交易的和谐场景。今日闻名遐迩的很多老字号就是靠当年走街串巷打拼起来的,著名的“德懋恭”最初是街边卖点心的,“张小泉”是磨剪刀出身,西安的“回民街”、上海的“城隍庙”、南京的“夫子庙”、浙江的“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都是靠摊贩积累起来的名气和人气,最终成了所在城市的特色甚至招牌。

在这些迫不得已每天为生计和城管玩“躲猫猫”的小摊贩中,也许就有下一个马云、牛根生,下一个刘强东、王健林,前提是,我们必须给他们挖掘第一桶金的机会和场地。今日我们弃之如敝屣的小摊贩,放在此地是占道经营,放在彼地极有可能就是一片繁荣的市场。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行政学系副教授李尧远对此表示,小摊贩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填补了市场空白,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且能解决一部分低收入人群的就业难题,从谋生动机上说是合理的。因此,治理小摊贩占道经营“顽疾”,与其单靠城管部门取缔和突击整治,耗费人力物力在“堵”字上做文章,倒不如切换角度,改变政策导向,好好在“疏”字下功夫。

政府在政策制定和城市规划时,不能只求“高大上”的高楼林立,还应“接地气”,让小摊贩“有家可归”。如把小摊贩景观化、规范化,划定区域和时段,让其有序经营;统一小摊贩自治组织,实现自我治理和约束;国家提供必要的制度规范和监督救济,协调摊贩与其他利益集团的关系。陕西省让流动小摊贩变身“正规军”的“放心早餐”工程,就是一次政府主导下化“堵”为“疏”的成功实践。

“要想根治顽疾,就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政府要从顶层设计上‘开药方’,多从民生角度考虑来建设智慧城市。西装革履和贩夫走卒同处一地,才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经济繁荣昌盛的最佳样态。”李尧远如是说。

   点 评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类似占道经营这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些社会现象不仅考量着基层人员的执行力度,拷问着政策制度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更反映出决策者治理新型城市的智慧和心胸。

社会学研究中有一个基本观点,那就是“千万不要对事实发火”。任何屡禁不止的社会现象背后,必定有其复杂的政治经济成因。政策的研究者和制定者,应该用足够的理性和长远的眼光,去描绘事物的真相,从源头上探寻解决之道。

彼人之药,他人之毒。从不同的角度考量问题,会形成迥然不同的结局。曾经贴得满地满墙的街头小广告,因社区专设的广告栏而逐渐销声匿迹;昔日四处“打游击”的早餐小摊,因政府统一规划如今光明正大的“持证上岗”;以往城管一来即作鸟兽散的流动菜场,如今成为“官方”首肯的早市为千万市民带来便捷……取莫若舍,堵不如疏,让各种市场业态在政府的监管疏导下汇集成滋润经济发展的涓涓细流,才是题中应有之义。

市在城先,民为邦本。在全民创业时代,当政府想尽千方百计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更应给这些就在我们身边,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的草根们打开一扇通往成功的求生之门,让他们也能享受到创新创业的阳光雨露。

新闻推荐

杂技剧《丝路彩虹》赴港演出在即票房提前售罄

杂技剧《丝路彩虹》剧照。本报记者袁景智摄陕西演艺集团杂技艺术团创排的大型杂技剧《丝路彩虹》,应香港中华文化城交流协会有限公司邀请,将于7月10日——12日在香港连演3场,演出前一周,票房已经预售...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流动小摊贩一个“不”字为啥难禁?)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