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晓阳 实习生 杨亚妮 文君
“我终于能站直了!”8月26日,在西安交大二附院骨二科病房里,几天前刚刚成功接受了重度脊柱畸形矫正手术的13岁女孩婷婷(化名)高兴地说。
经历了近10个小时,婷婷不但“长高了”12公分,且一次进行脊柱矫正角度达120度,这两项指标都创造了国内同类手术的最大记录。
家住咸阳武功的婷婷今年13岁,患有先天性脊柱弯曲。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柱向侧后方弯曲进行性加重,而且背部出现一个很大的罗锅畸形。家人带着婷婷曾去国内多家知名医院求医,终因风险及难度极大,而放弃治疗。后来婷婷家人打听到西安交大二院院长贺西京教授在治疗脊柱的疑难病、复杂病中有丰富的经验,慕名而来。
婷婷住院后,得到了贺西京教授、脊柱外科(骨二科)李浩鹏主任及治疗小组医护人员的关爱和重视。因患儿脊柱畸形严重,脊柱向外成角超过160度,而且胸廓畸形,心肺功能严重受影响,手术难度与风险极大,不宜直接做手术矫形。
经专家讨论,先采用头颅及双下肢骨牵引术,将弯曲礓硬的脊体牵长、拉软。在持续牵引2周后,胸廓畸形、椎旁肌肉僵硬等情况得到较大改善。
8月18日上午,手术由贺西京、李浩鹏教授亲自主刀,并邀请有丰富麻醉经验的李有才教授负责麻醉,在严密的诱发电位全程监护下施行全脊柱截骨矫形术,即将脊椎一节节打断、截骨,再重新排列、固定。
“手术中我们遇到两项挑战:一是因脊柱畸形严重,常规固定方式无法完成,只能凭经验探索进行,确保矫正角度。如此大范围脊柱矫形,风险极大,术中稍有不慎,都可能损伤血管造成大出血,危及生命。二是在完成椎体截骨时,脊髓也要完成近120度的变位,此时极易损伤神经,风险极大。神经损伤会造成患儿终身瘫痪,双下肢丧失运动、感觉功能,并出现大小便失禁等,因此要求术者一定要心细,操作要轻、准。因此,我们通过诱发电位,及时反复监测神经传导速度,判定神经功能。”贺西京教授介绍说。
在手术、麻醉及护理人员的紧密配合下,经过近10小时紧张、细致的手术,手术取得成功。婷婷和她的家人都松了一口气,开心地笑了。目前,婷婷还在住院康复中。
新闻推荐
三个重点突破狠抓排查整改 浐灞生态区强化精细管理力促治污减霾出成效
浐灞生态区在区内开展尾气排放监测近日,浐灞生态区开始组织开展为期2个月的大检查、大清理、大整顿行动,集中解决治污减霾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将加快绿道网建设、再生水利用,用创新...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