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靖峰
今年5月1日,全国法院正式实行立案登记制。作为本轮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法院改革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这被舆论视作破除“告状难”的重磅改革,它不仅剑指法院“立案难”顽疾,保障公民诉权,还将有助于削减司法“地方化”,对法治中国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如今,立案登记制已经实行三月有余,陕西省作为第三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省份,老百姓打官司是否更方便快捷?基层法院的立案和审判工作有哪些新的变化和挑战?8月13日,记者来到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实地考察。
收案数全省第一
案件同比增幅达40%
8月13日8时30分,记者一走进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立即感受到一股紧张、忙碌的气氛——诉讼服务大厅门口已经挤满了前来办事的群众。未央法院立案庭庭长芦康护早早到岗,在立案大厅专门增设的院庭长值班窗口当值。立案窗口里的法官们也就此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
“这里是全省目前收案最多的法院,今年1至7月的收案数是10696件,快到去年全年的总和了。”芦康护说,这个数字在整个西北地区也名列前茅。今年5月实施立案登记制后,新收案件增速明显加快,同比增长40.07%。“立案登记制改革降低了群众打官司的门槛。以前群众来法院打官司,立案法官除了要求当事人的起诉状等材料齐全,还会对案子的证据是否扎实进行审查,特别是对于一些‘民告官\’的案子把关比较严格。”他告诉记者,虽然今年各类型案件都有不同幅度增长,但是行政案件增幅最大,同比增幅达到了50%。
“法院是个晴雨表,经济越发展,案件就越少,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案件数量增长越快。”在未央法院副院长杨晔看来,收案数量增长是受社会和经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在工厂减产、停产,人口增长、城市建设进程加快等问题叠加的状况下,各种矛盾纷纷涌入法院。“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市民法治意识的提高,立案登记制改革让更多的社会矛盾进入司法程序,以法治方式得到解决”。
人均结案一百余件
案多人少矛盾加剧
立案登记制改革解决了群众“立案难”的问题,但接踵而至的是法院“案多人少”矛盾加剧。如果大量案件进入法院后长时期得不到审理和执行,无疑会使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
“未央法院长期以来‘案多人少\’的矛盾尤为突出。”杨晔副院长告诉记者,法院具有审判职称的法官总共82名,其中包括9名院领导,实际办案人员只有73个人。今年1至7月受理案件突破万件,法官人均结案超过一百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我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民二庭做法官时,一年的办案任务只有36件,现在一个法官最少要达到180件才算合格。”他说,以往法院解决“案多人少”这一矛盾的习惯做法除了不断呼吁和积极争取增编扩编,更多的是依靠法官“5+2”“白加黑”的辛勤工作来解决,但这都仅仅是缓兵之计。
据了解,截至今年5月底,未央法院共有未结案件4039件,结案率仅为51%,这是未央法院历史上余案最多的时期。其实,未结案件多,法院无法及时“消化”是全省很多基层法院面临的难题。为此,省高级人民法院在6月中旬专门召开了全省法院提升审判效率电视电话会。未央法院党组也召开了全院的动员大会,确定各个业务庭室的结案指标,层层落实到人。
“‘案件审限、办案周期、未结案数\’是我们狠抓的三项指标,我们还对办案人员的办案效率进行排序和通报。”杨晔告诉记者,未央法院根据工作需要,公开竞职选拔了10名中层领导和11名正科级审判员,而提拔的首要标准就是办案数量和质量。这有助于办案法官把压力变成动力,鼓励法官多办案。
“民告官”案件增长快
审理难度无形加大
“白天开庭,晚上回家写判决书,这是我们行政庭法官的工作常态。”谈起最近的工作状态,未央法院行政庭庭长石瑞坦言有些“身心俱疲”。他告诉记者,去年行政庭全年的收案数是160件,今年上半年就达到了238件。
石瑞认为,“民告官”案件的持续增长会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常态。在新行政诉讼法实施以前,“‘民告官\’的案子不让立,不敢立,不想立,立了也审不了,结不了。”在提倡依法治国的背景下,解决官民矛盾,由原来的信访渠道,转而进入司法程序。在案件增长的形势下,行政庭的法官也“开足马力”,严格控制审限,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提高审判效率。
“行政案件是所有类型案件中审理难度最大的。”石瑞告诉记者,行政管理的范围比较宽泛,这意味着法官的工作量大,不光要懂行政法,还要懂行政管理实体方面的规定,弄清楚行政执法过程中一些专业性的东西。此外,新《行政诉讼法》还要求行政法官在审理案件时附带审查“红头文件”,附带解决民事争议。这无疑给法官增添了新的义务和责任。
让石瑞感到欣慰的是社会的法治意识在提高。就在前不久,未央法院行政庭审理了一起市民状告公安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公安局副局长出庭应诉。这是新《行政诉讼法》实施后,未央区的行政机关负责人首次出现在法院的被告席上。石瑞说:“以前一些行政机关以请假和公务为由拒绝出庭,现在行政首长亲自出庭应诉,这能提醒行政机关在法律上和当事人是平等地位,这代表以后的方向。”
新闻推荐
时甜娜李向红摄本报讯(记者李向红实习生陈子旖)8月21日至23日,2015秦晋之好”西安曲江旅游走进山西专场推介会在太行山大峡谷进行。工作人员热情洋溢地介绍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西安城墙,大唐芙蓉园...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