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老赖”不除,诚信社会难以建立。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老赖”的治理遭遇到了许多执行难的问题。根治这一顽症,已经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问题,更需要其他相关部门

来源:陕西日报 2015-08-12 18:44   https://www.yybnet.net/

在无锡街头,商圈LED显示屏循环播放“老赖”信息。 鲁勋摄

本报记者 张权伟 杜瑶

无法乘坐飞机、列车,无法贷款、招投标,生意伙伴不愿意与其交易……在一批接一批的名单被公布之后,有些被曝光的“老赖”终于按捺不住了,主动到法院履行了自己早该履行的义务。但与此同时,在采访过程中,包括法官在内的许多法律工作者都表示,现阶段对于“老赖”这一社会老大难问题的治理,仅靠曝光还是远远不够的,现实中遭遇到的执行之难,还需要更多相关政策、法律的出台。

判决胜诉,执行却才上路

从业几十年,帮人打官司无数,陕西康铭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新被客户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咱这官司能赢不?赢了能执行不?”

“老百姓的后一个问题,反映的就是民事诉讼领域当中的执行难问题。这一问题最典型和最多的体现,就是‘老赖’这一老大难问题。”王新解释,法律意义上的“老赖”,一般是指在民商领域中的一类债务人,其拥有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但是基于某种原因拒不偿还全部或部分债务。

“‘老赖’不仅仅是指一类社会群体,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一旦‘老赖\’群体大量出现,就会对社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王新说,法院的判决下来了,并不代表原告人的利益已经得到保护了,接下来才是对于“老赖”真正的执行阶段。后一阶段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到法律的公信力,使得原告和被告都不再信奉法律,相关法律最终沦落为一纸空文。

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王积良看来,“老赖”现象近年来执行难的问题有所反弹,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首先是法院大量的生效文书得不到很好的执行,有些地方的执行率甚至达不到60%,群众的意见很大,对法院形成了不良的负面效应,严重影响了司法的公信力。其次,去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逐步下行,产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债务案件和相应的执行案件有所上升。去年全年渭南中院的执行案件为3000多件,而今年仅上半年就达到了4000多件,造成法院在执行层面上的人力、物力都趋于紧张。第三,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地区,(渭南)大量农村人口平时都在外打工,欠款人长期不在家,执行起来还得考虑到人情因素和具体操作上的可行性。最后,“老赖”的形成也与我们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有关,有些人明明有钱却不还,而是互相观望,能拖就拖,抱有侥幸心理。

 曝光+严打,可以缓解执行难吗?

“这些人欠你的钱吗?快来看看吧!”“这不是那个谁嘛?快打开微信看看……”近日,华阴市法院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公布了一批“老赖”名单,关注此公众号的网友们随即将其转发到自己朋友圈当中。如此,一传十,十传百,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没过多久,就有数名被公布的失信人员主动联系到法院,表示愿意尽快履行义务。

除了舆论方面的方法,还有执行层面上的严格执行。陕西至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西安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姬延峰代理过的案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就是替民工讨薪的案件。2002年,几位民工因没能拿到劳动报酬而将工程负责人告上了法庭,胜诉后却发现被告人早已杳无音讯,无奈之下,只得在2008年申请了中止执行。2015年3月,那名被告的“老赖”终于被发现,且其工资卡中尚有足以支付欠账的余额。得知这一消息后,法院马上通知银行对这名“老赖”的账号进行了查封。没过多久,这名“老赖”主动找到法院,还清了其全部所欠债务。当事双方在经过13年的拉锯战后,终于达成了和解。

这件事情让姬延峰感受颇深,他说:“只要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其他部门全力配合,及时提供相应信息和帮助,‘老赖’的案子最终都能够得到解决。”

“在治理‘老赖’这一问题上,相关的制度、法律框架都有,但在操作层面上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作为法院执行层面的一线人员,我们也深感需要更多的相关司法解释。”因为经常去外省、外市办理“老赖”的案件,渭南市中院执行局综合处处长王颖娟经常碰到一些和当地执法部门的衔接、合作难题。

有一次王颖娟去山西某企业帮债权人追债,结果欠款企业叫了100多人将他们团团围住,表示这里不属于王颖娟他们法院的管辖范围,让他们速速离开。“一些地方政府出于地方保护主义,经常有意无意当中为办案增添了一些障碍。有时候一个判决的真正执行,往往还得需要我们跟其他部门的私人情感去推动解决。”王颖娟说。

 根治: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诚信系统

陕西省高院7月24日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陕西省各级法院已追究刑事责任12案22人;司法拘留2610起案件3044人;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10295例。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田平利表示,三类情形中,有执行义务且有能力执行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人,应受到刑事追究,分别为经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的;致使人民法院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或者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包括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执行人员进入现场或者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等发生在法官眼皮底下的拒执行行为;还有就是致使债权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律师王新认为,治理“老赖”这类经济案件,涉及社会多个系统,牵涉部门众多,单凭法院一家之力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全社会的协同。只有这样,才能让“老赖”们看到法律的威慑力,提升全民对于法律的信任感。

“事实上,依靠道德谴责、媒体曝光、司法制裁等措施来治理‘老赖’都是敲边鼓,是辅助措施。根治这一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诚信系统。其次,完善司法制度,比如将审判和执行相分离。判决了的案子如果不能执行,老百姓反而会觉得审判不公。最后,建议建立一部完整的强制执行法,目前我们的执行工作还只是依靠一些零碎的、分散的临时法规。”王积良说。

律师姬延峰也认为建立诚信体系才是破解“老赖”案件执行难的一个根本方法:“社会中的每个部门、每个人都应该贡献出一份力,最终的目的,就是使得‘老赖’做到‘五无\’:无事可做、无利可图、无福可享、无处可藏、无路可逃。”

新闻推荐

张永宁捐资近百万元为家乡建亮化工程

本报讯(记者李晓军通讯员白益军)近日,铜川市耀州区在外企业家张永宁捐资近百万元建设的孙塬药王祠亮化工程竣工典礼在药王故里举行。张永宁1946年出生于耀州区孙塬村,在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供职于原航...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老赖”不除,诚信社会难以建立。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老赖”的治理遭遇到了许多执行难的问题。根治这一顽症,已经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问题,更需要其他相关部门)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