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县秦陇核桃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陇县是陕西省核桃生产大县,目前全县核桃园林面积52万多亩。为进一步促进全县核桃集约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陇县供销联社在广泛征求全县核桃种植及营销大户意见的基础上,联结13家核桃种植和营销专业合作社于2014年组建注册登记了“陇县秦陇核桃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陇县秦陇核桃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组建之初,就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联合社章程、财务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及理事会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了“成员大会决策理事会执行、监事会监督、成员单位团结合作”的民主管理决策运营机制和“公积金积累、股金分红、盈利返还”的利益分配机制。采取“专业合作社和社员投资入股,联合生产经营,风险利益共享”的联合服务模式,吸纳农民成员1200多人参与了基地建设、生产管理和产品营销。联合社现拥有基地12万亩,服务基本覆盖了全县核桃产业的80%以上。
联合社在核桃产业发展中加强基础管理,坚持做到“六统一”。一是按照因地制宜地原则,重点推广适宜陇县气候条件和土壤结构生长的“香玲”、“辽核”、“中林”、“鲁光”等早熟优质品种;二是依照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统一技术标准;三是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统一中耕除草、施肥、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四是聘请林果专家授课,统一技术培训;五是制定核桃统一核桃采收时间,以保证核桃品质质量;六是统一质量标准和购销价格,做到优质优价。
依托宝鸡市核桃流通协会和陇县核桃营销协会及省供销集团公司搭建的各种服务平台,积极参加陕西供销农产品、杨凌“农高会”进行展示推介,品牌效应得到彰显,产品远销河南、四川、重庆、上海等大中城市。年销售核桃1万多吨,销售价格由原来的每吨1万元左右上升到1.8到2万元,农民们真正尝到了“联合社”富民、为民的甜头。目前,“陇州”牌核桃已经成为“陕西省著名商标”。
合阳富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合阳县富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于2014年11月正式挂牌成立,由该县供销联社牵头,组织绿泰、富源等9家红提葡萄专业合作社和1家企业参与,入社社员1469户,成员出资总额660万元,是合阳县首家注册成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联合社成立以来,以“为农服务”为宗旨,科学统筹规划,积极开展工作,有效促进了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快速发展,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联合社建设上,合阳县突出规范章程、完善运行机制、强化民主管理,指导办好联合社成员急需的服务项目。重点抓好专业社“四个一”的落实:建立一套内部管理制度,健全一个权力机构,健全一个财务审核监督机制,设置一个社务公务栏。通过加强示范单位的规范管理,为其他成员社规范化发展提供样板。
合阳县供销联合社依法履行指导、扶持和服务的工作职能,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进一步提高指导联合社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一是积极参加陕西农产品展销工程。联合社在陕西供销农特产品一条街渭南直销店内,销售红提、苹果、小米等农产品。二是组织5个合作社参加全国农产品产销论坛暨丝绸之路供销合作社“一县一品”展销会,拓展销售渠道。三是开展电子商务,扩大网络销售。联合社采用陕西供销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电子网络销售合阳红提、苹果、“好农米”小米等农产品。今年4月,合阳县供销联合社又成立了合阳县洽同兴供销电子商务公司,并对全县从事电子商务的商户进行了免费培训,共培训商户100人,提升了商户的电子商务操作水平。
联合社成立以来,对市场的影响力增强了,由抱小团到抱大团,真正形成了农产品生产、销售的平台,通过建立品牌、提升知名度,以自己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市场认可,扩大了市场占有率,农民利益实现了最大化。
靖边县正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靖边县正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由榆林市、靖边县供销社组织指导由靖边县绿之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牵头、13家农民专业社自愿联合组建,于2014年7月成立。
联合社自组建以来,按照“自愿、联合、互助”的原则,走出了一条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和联合共赢的发展模式。截至目前,联合社拥有16条生产线,入社成员达9530户,生产的小杂粮、苦荞、石磨面、食用菌等八大系列产品,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为入社农户二次返利412.3万元,带动农户2万多户。
他们立足当地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基地集中种植,推行“联合社+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建设了草莓、桃子、小柿子、葡萄、食用菌等10多个种便民采摘园种植示范基地,从源头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今年3月份,联合社立足当地实际,开展了大田托管业务,现已种植了玉米、马铃薯、荞麦等大田作物。实施大田托管与专业社相结合,联合社成员社有种、养殖、农机等类型,这些合作社可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成为“抱团联合”经济利益共同体。
联合社组统一注册了“正丰”商标。经过品牌整合,联合社生产的产品多达150余种,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无公害绿色产品50个。产品的知名度更加突出,各专业社销量显著提升。
在做好品牌建设的同时,联合社把加大产销对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用“内外结合”的网络化营销模式,在西安、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开设了直销店;通过积极参加各类农展会,实现协议销售金额8200多万元。
为有效解决成员社周转资金严重不足和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理事会筹资130万元作为联合社互助基金,还争取当地政府及县农村银行及农业局无息贷款的支持,提供30笔360多万元资金互助业务,为联合社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
汉中市大红门供销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汉中市大红门供销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陕西大红门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汉中市供销合作社于2014年9月共同出资组建的。目前,该社注册资本4000万元,拥有种植、养殖、农资服务、农机服务4个专业合作社,3个乡镇分社,两个便民超市,是汉中市率先推行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综合服务体系的现代流通网络,也是全省首家试水合作金融服务的供销合作社。
大红门供销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立以来,大力发展现代流通网点,先后在汉台区武乡、宗营、叶家营建立起三个大红门供销分社,打破传统服务模式,向以产供销全方位服务为抓手,生产、供销、信用服务为内涵,产前、产中、产后“菜单式”、“保姆式”服务为手段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迈进。积极发展14个农资、籽种加盟店,社员在分社或加盟店购买生产资料,实行5%-10%的让利补贴。
这些务实的举措深得农民信赖,每逢分社开业均出现了农民排队入社的动人场面,现已吸收农民、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各类成员4051户。该社计划用三年时间开辟乡镇现代流通网点100个,基本实现全市按经济区域服务全覆盖。
与此同时,联合社还与外地知名企业订立了科技对接、项目对接、产销对接协约,积极筹建汉中名优新特农产品展销中心和“中国购”电子商务平台,推动汉中农产品的大流通、大发展。
联合社积极开展信用合作与资金互助作为增强服务功能。与长安银行合作实行资金托管,调控风险,在该行设立专属窗口,为社内企业提供结算服务。目前,已试行开展资金互助业务3笔,13.6万元。宗营社一社员种藕120亩,引种急需资金,合作社投放8万元,全部用于种植扩产,经跟踪服务,还配套供应化肥12吨,现长势良好。今年初,经全国供销合作金融推广孵化机构决定将大红门供销社纳入全国试点,这也是陕西省首家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试点单位。
镇安县栗乡生态茶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镇安县栗乡生态茶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立于2014年9月,注册资本金500万元。拥有10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800多户、3000多人。目前,拥有可采摘茶园20140余亩,年可实现经济收入6000多万元。
组建联合社后,按照全县茶叶发展十年规划和产业开发的总体部署,结合联合社的职责职能和发展需求,制定了联合社经营发展五年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思路、目标和任务。通过五年努力,使全县有一定实力的茶叶专业合作社80%以上加入联合社发展,90%以上茶园纳入麾下经营,真正形成抱团发展、做大做强的实力优势。
联合社在县农业局的扶持下,去冬今春调运龙井43#良种茶苗1200万株,组织专业合作社发动群众新建良种标准化茶园2900亩,改造老茶园5000亩,启动实施了云镇万亩生态观光茶园建设工程,带动1200多户群众兴茶致富,茶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全面搞好拥有的2万亩茶园巩固提升的基础上,每年改造茶园5000亩,新建标准化茶园2000亩,五年后自有茶园发展到5万亩以上,带动6000户24000名茶农脱贫致富。
通过有机绿茶基地建设、茶叶品牌打造和市场纵深拓展,截至目前,今年加工销售茶叶30吨,实现经济总收入1200万元。为提升茶叶初制厂的加工能力和水平,筹集资金70多万元对社员企业进行了大幅度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了先进设备生产能力和清洁化水平,有效保证了茶叶生产质量。
联合社以拓展茶叶市场、带动茶农增收为己任,注重茶品宣传和市场营销工作,策划制作了《象园雾芽》专题宣传片,印发了2万册宣传册,设立了大型户外广告牌3处,参加了西安、广州等茶博会三期,在北京、西安、延安等大中城市设立了营销网点,有效提升了茶品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成立不到一年时间,就收获了各方的认可,真正发挥了联合社“抱团闯市场”的初衷,实现了茶农增收,联合社提效。
新闻推荐
来自渭南市临渭区阳郭镇胡家六组的严福堂在采摘核桃时不慎跌落,导致颈部多处骨折。接诊的西安红会医院了解到老严家庭贫困,不但减免了他的部分手术费用,还在科室发起了爱心募捐。9月8日上午,其主治大...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