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上午10点50分,西安地铁“丝绸之路文明号”文化专列正式与广大乘客见面。
为充分发挥地铁城市形象窗口作用,贯彻落实省、市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战略部署,根据年初地铁办党委提出的开展以“您乘西安地铁出行,我讲丝绸之路文明”为主题的西安地铁公共文化建设活动部署,西安地铁于9月21日世界和平日推出“丝绸之路文明号”专列,诠释了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核心精神。
西安地铁此次推出文化专列,用文化元素服务地铁运营需求,承载丝路文明文化内涵,充分展示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带政策的深刻含义。专列内容以体现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为主题,围绕“丝绸之路”6节车厢组成6个系列主题风格,分别体现开拓、包容、互利、互鉴、合作、共赢。
第一节车厢的主题是“开拓——凿空西域”。
该车厢以张骞为人物线索,讲述张骞出使西域的动人故事。车头位置表现张骞从长安出发的画面,车厢一侧为武帝赐旌节、被俘匈奴、滞留数十年、出使大月氏;另一侧为西域沿途自然环境,草原、雪山、戈壁、荒漠;地面上正是张骞当时出使西域的线路图。另外在拉手上还设置了科普小知识,与乘客形成互动。
第二节车厢的主题是“包容——万国来朝”。
该车厢复原再现了唐时的大明宫,肤色各异、不同种族的使者,带来各自的物产和珍宝奇兽前来朝拜。大唐天子赏赐四方,展示开放包容的大唐风范。生动再现了王维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景。拉手设置了与唐王朝友好往来的国家介绍,方便乘客了解。
第三节车厢的主题是“互利——丝路商旅”。
本节车厢选取盛唐时期的西市街景为设计依据,两侧为沿街店铺胡姬酒肆、波斯店、金店、药店、珠宝店、米面行、饼肆、帛行,其招牌书写于布旗之上。
第四节车厢的主题是“互鉴——舞动长安”。
车厢顶部采用丝带元素,动感、轻柔;底部为唐代特色的宫廷地毯;车厢一侧为各种舞蹈,依次表现反弹琵琶、胡腾舞、胡旋舞、霓裳羽衣舞;另一侧则为乐器技师,依次表现大鼓、箜篌、笛子、二胡、琵琶乐师。拉手内容为西域乐曲知识。整体营造西域歌舞传入长安后,被中原人士所接受和喜爱的社会风尚。
第五节车厢的主题是“合作——文明相通”。
本车厢一侧讲述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4世纪末造纸术传入朝鲜半岛,8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随后,阿拉伯人把造纸术传到欧洲。北宋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先后传入朝鲜和日本,并由蒙古人传入欧洲。
第六节车厢的主题是“共赢——丝路复兴”。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再一次站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上。该车厢主要体现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一侧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另一侧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长安号”为丝路上的新使者,连接代表西安、阿拉木图、热姆、莫斯科、鹿特丹等五地的地标建筑,沟通中国、中亚与欧洲,展示丝绸之路经济带下的丝路新希望。
(记者吴铭实习生赵西党博)
新闻推荐
9月22日上午,西安交警莲湖大队民警和志愿者在西华门参加“礼让斑马线,文明西安人”感谢手势推广仪式,现场为广大市民普及法律知识,推广安全出行文明礼让理念,群众参与积极,反响强烈。交警呼吁广大交通...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