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延安正月十五元宵节秧歌汇演的鼓槌刚刚落下由群众自发

来源:延安日报 2015-10-10 08:23   https://www.yybnet.net/

延安正月十五元宵节秧歌汇演的鼓槌刚刚落下,由群众自发组织的秧歌队就扭起来了。规模较大的有卷烟厂广场、王家坪纪念馆广场、南桥广场、火车站广场、文化艺术中心广场和罗家坪广场秧歌队。其中声势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要数延河大桥广场秧歌队。

延河大桥广场地处城区中心,是本地人外出办事、外地人旅游观光的必经之地,平时小商小贩、闲杂人等就云集于此。一到傍晚,随着“咚咚锵锵”的锣鼓声响起,秧歌队就在广场中心扭起来,看红火的人将本来就拥挤的广场围得水泄不通。

一面直径近一米,上面写着“省文化厅赠”字样的牛皮大鼓,用铁架子支起,置放在广场的一边,四个壮汉围住使劲击打,敲锣拍镲的散立两旁。两个唢呐演奏者坐在旁边:一个年纪较大的坐在椅子上,看架势是个当师傅的;另一个年纪较轻的坐个低凳子,是个打下手的。两个人鼓着腮帮子吹得很起劲。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和高亢激昂的唢呐声发出“中国最强音”,在五里以外的地方都

能听到。

秧歌队由几个年纪较大的老者张罗。领头的是个姓李的老太婆,跑前跑后忙个不停。扭秧歌的人数不固定,爱好者自愿参与,不分男女老少,不管高低丑俊,也不管扭得好坏,谁都可以参加。在众目睽睽下表演,毕竟是个吸引眼球的事,很多扭秧歌的人还是认真准备,精心打扮,尽量让自己体面一些,免得到时候秃汤漏水,遭人耻笑。

刚开始要打场子,将围观的群众挡在场外。两行并行的秧歌队分别由举斧头和镰刀的引领,后面紧跟的是打花伞的男女:男的身体健硕、气宇轩昂,动作刚健有力,赳赳然若玉树临风,生气勃发;女的则身体轻盈,莲步◇◇,亭亭然似风摆杨柳,婀娜多姿,两长串持彩扇的紧随在后,扇子上下翻飞,看得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秧歌队的阵型不断变换,大摆队、五连环、蛇抱九颗蛋、枣核子乱开花,都是陕北秧歌传统的表演形式。在有经验的伞头引领下,不管阵型多么复杂,如何变化,秧歌队始终张弛有度,秩序井然。

在扭秧歌的人中,有不少是经常能见到的老面孔,这些人对秧歌近乎痴迷。陕北俗语“锣鼓一响,鞋底子掼烂”说的就是这些铁杆秧歌迷。他们的表演自然得体,娴熟老练,是观众关注的重点。二中的刘老师,年近七旬,身材瘦小,手里拿着一根棍,打扮得像个孙悟空,动作灵巧活泼,腾挪跳跃,活力四射。一个五十多岁、身材矮小的胖圪蛋丑角跟在刘老师后面拧拧筛筛,头摇得像个纺线蛋子。一胖一瘦,一拙一巧,相得益彰,十分有趣。还有一个捣蛋后生,长得壮壮实实,留个寸头,露出几个黄牙,手里拿着一个木制的长杆烟锅,时而扛在肩上,时而唬在嘴里,有时用烟锅脑子在前面女人的屁股上指指点点,惹得旁边的人哄笑不止。两个三四十岁的中年妇女,常穿得花花绿绿,打扮得妖妖艳艳,扭起秧歌生龙活虎,活妖摆涮,一招一式,尽显风流,是最受观众欢迎的两个“活宝”。

广场秧歌是群众自发组织参与,没有条条框框限制,过路的、闲转的、做生意的、下班回家的、甚至外地游客,兴致所至想扭的人都可以扭。虽然动作表情因人

而异,各不相同,但身临其境,每一个人都进入忘我境地。几个上了年纪的老者,走路兀自摇三慢二,扭起秧歌却精神抖擞,青春焕发,举手投足,有板有眼;有的人看上去死蔫倒塌,瓷眉愣眼,一旦扭起来却风生水起,活力十足,判若两人;有的品姿淡颜,淡眉脱笑,扭起秧歌像闲庭信步,敏捷传神;有的疯疯张张,圪兴打晃,动作松散,像个罗面圪杈,扭起秧歌更是狂放不羁,一身雄风。一旁几个青年男女跳起“踢腿舞”,动作潇洒大方,步伐整齐划一,十分好看,为秧歌队增添了当代元素和新的活力。有个“女汉子”,接过男人手里的鼓槌擂了起来,动作刚劲有力,干脆利索,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的梁红玉击鼓助阵的活剧。“跑旱船”“赶毛驴”的则插科打诨穿行其间,带假胡子的艄公骚情坐旱船的女子,浅皮溜眼,洋相百出,逗得人们哈哈大笑。

锣鼓声,唢呐声。人们跳着、扭着,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意,尽情享受着秧歌带来的快乐。子长唢呐高手薛守高的一曲《三十里明沙二十里水》将秧歌表演推向高潮,几个年轻后生学着

罗圈腿的模样扭起秧歌,逗得观众笑声不断。至于细心的观众发现在围观的人群中有几个少男少女眉目传情,私下牵手,心中的那团火在彩绸下燃烧,在鼓点中陶醉。

秧歌就要结束了,鼓点密如雨下,节奏明显加快,唢呐急促嘹亮,欢快流畅。在组织者的指挥下,打花伞的排在前面,秧歌队列成十几路纵队,形成一个方阵。伴随着扣人心弦的锣鼓声、唢呐声,花伞飞转,彩扇舞动,上下翻飞。红一片,绿一串,花一团,锦一簇,广场成了彩色的海洋。扭秧歌的人们叫着、喊着、跳跃着向前急进,鼓槌猛击几下戛然而止,看秧歌的意犹未尽,扭秧歌的已是汗流满面了。

秧歌是与民歌、腰鼓齐名的陕北民间表演艺术,是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一种娱乐活动,是陕北人质朴豪爽的性情流露,不仅在延安广场随处可见,而且逐渐在西安、北京等大城市开始普及。一位领导曾说,陕北民歌,不管唱得瞎好,俺就是爱听。陕北秧歌也一样,不管扭得瞎好,总会让人喜欢。

新闻推荐

深情源自悲悯~~我对《黄土情深》的解读

B雷涛翻阅雷元富的散文集《黄土情深》,我的脑际间骤然定格了两个字:悲悯。集子的大多◇章都是忆旧,都是讲述令人悲伤令人怜悯的往事。而对亲朋的悲切思念和补偿缺憾,又是文字中的重中之重。这就构成...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延安正月十五元宵节秧歌汇演的鼓槌刚刚落下由群众自发)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