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花谷
“翻越秦岭,就像走进了一幅田园山水画中,碧波荡漾的湖水、婀娜多姿的垂柳、花团锦簇的公路、翡翠一般的嘉陵江……,是多么的诗情画意,多么幽雅而浪漫。”这是央视知名主持人曾璐在《美丽中国乡村行》凤县开机仪式上的一段感叹,她也说出了许许多多到过凤县的游客的心声。
这座令各地游客梦魂牵绕的最美小城,每年慕名而来的省内外游客超过300万人次。究竟是什么,让这个山区小县拥有这样的魅力?毫无疑问,是生态!高达79.8%的森林覆盖率,人均39.3平米的绿地面积,每年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和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天数达320天以上,地表水质合格率100%......一串串令城里人艳羡的环境指标,铸就了国家级生态县这张“金名片”,凭借这张“金名片”,凤县经济社会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建设 大手笔扮靓最美小城
作为西北地区首家被命名的国家级生态县,凤县近年来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环境整治与生态保护并举,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走上了一条生态为先的科学发展之路。
如今,走进凤县,满眼葱翠,阵阵花香沁人心脾,绵延60余公里,总投资达1.4亿元的秦岭花谷,已经成为凤县最美的迎宾使者。3000亩的环县城绿色屏障工程更是把美丽凤县紧紧拥在绿色的怀抱中。
凤县是全国四大铅锌基地之一,为保护生态,县上将生态环保作为工业发展的首要条件,坚决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先后关停了工业总产值超过30亿元的5吨黄金冶炼、5.5万吨铅冶炼等6个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大力压缩矿山开采规模,将全县130多户小型铅锌采矿企业整合为29户,对整合关闭的矿山企业全部进行生态恢复。同时,积极督促各企业进行污染治理和技改,投资3095万元,先后完成了东岭锌业公司制酸尾气治理工程、污水处理站工程、银母寺铅锌矿等8家企业废水回用系统等防污治污工程,所有企业均完成了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建设,不同程度实施了技术改造和新工艺应用,实现了企业生产效益和环保水平的同步提升。
“我们要用经济学和生态学的理念美化秦岭山谷,不但要栽出富裕农民的‘绿色银行’,还要培育形成一个生态景观长廊、旅游休闲通道和产业致富黄金带,让‘七彩凤县\’走上科学发展的‘生态立县’发展之路。”凤县县委书记郑维国这样告诉记者。
发展 大项目引领产业转型
朴实而执着的凤县人,始终坚持一个理念:“既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
为了保护一个山清水秀的环境,凤县常常把污染企业拒之门外。曾有山西和河南的两位客商想投资几十亿元在凤县建设造纸厂和焦化厂,面对“诱惑”,凤县毅然将其婉拒。凤县始终秉持的这一生态环保发展理念,非但没有吓跑企业,反而成为了吸引投资的新看点。随着龙源陕西电力公司投资15亿元在凤县开工建设风电项目,以风能发电为代表的新兴环保产业迅速崛起,全县规划建设的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95万千瓦,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19亿度,产值11.6亿元,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0万吨、水200万吨。目前凤县龙源风电一、二、三期工程已实现并网发电,其余四期、五期项目也将陆续建成,并带动风电观光、风电设备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成为引领凤县工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
3月7日,凤县举行了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据悉,当天签约的5个项目和开工的26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达96亿元。此次集中破土动工的26个重点项目,覆盖工业经济、文化旅游、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投入总量大、支撑作用强、综合效益高。其中,总投资15亿元的凤县优质花椒苹果核桃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三五年后将成为凤县又一棵“摇钱树”;位于宝汉高速沿线的凤凰谷现代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将打造中国首个“凤凰文化主题公园”,创造农、林、牧产业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立体循环经济”;宝成铁路文化体验馆将成为全国唯一以铁路文化为主题的体验型景区,“羌乡竹城,五星凤县”绿化美化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全县绿化美化水平,促进生态旅游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这些朝阳产业选择投资凤县的因素有很多,但生态无疑是我们最亮的一张名片!”县长张帆自豪地说。
利用 大动作推进生态富民
在凤县,生态是一种环境,更是一种产业。
以前宝鸡、西安游客来凤县,只需下午出发直奔县城,在县城看完夜景第二天一早返程即可。凤县秦岭花谷建成之后,将乡村旅游与山水旅游相融合,翻越秦岭一路南下,沿途岭南公园、东河印象旅游示范区、嘉陵江宽滩湿地体验区、波尔多庄园、荷塘月色、桃花岛、芳菲园、红梅园等数十处漂亮的风景悄然改变了游客在凤县的滞留时间和消费模式,在留住游客的同时为沿线群众创造了发展产业的契机。
除此以外,县上立足自然资源优势,突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花椒、苹果、生猪、蔬菜、中药材、核桃等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农民增收实现了“多轮驱动”,既美了环境,又鼓了腰包。目前,全县通过有机食品认证1个,通过绿色食品认证2个,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2个,全县规模经营农户达到462家,省市农业龙头企业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74个。201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236元,同比增长9.5%。
同时,近年来通过开展大规模项目建设、植树绿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拆迁改造和基础建设,“家门口”就业劳动力达到1.8万余名。村级绿化、保洁、社保等公益性岗位,让农村困难群体实现动态灵活就业。今年,县上又提出秦岭花谷改造提升工程和“羌乡竹城,五星凤县”建设项目,计划在秦岭花谷沿线村镇全面发展牡丹、芍药、连翘等中药材连片种植,在为秦岭花谷打造花海的同时,又可为沿线农户增收致富。
因生态而得益,凤县农民创收增收之路越走越宽……不难相像,在雾霾肆虐的今天,拥有优质生态资源的凤县,无疑是拥有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态银行”,凤县必将迎来一个新的辉煌。田俊雅
新闻推荐
西安市第三中学高一徐乐意“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爷爷收音机里传出的歌声,如潮水般漫过来,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眼中泪...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