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提升陕西工匠影响力 一定要有这两大法宝一是熟练高超的技术;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

来源:华商报 2016-04-29 15:18   https://www.yybnet.net/

工匠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

航空制造、汽车装备、新能源产业、精致餐饮文化……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这些产业正是工匠精神的绝佳体现。陕西的“大国工匠”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陕西制造”。

新老工匠助力 传承陕西制造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后,受到热议;央视特别节目《大国工匠》介绍了中国商飞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胡双钱等以后,引发网友惊叹;故宫文物修复师的“慢”让人印象深刻……工匠和大师们或许看上去跟普通上班族一样平凡,却身怀绝技,让人感动。

陕西自古大师众多,名人辈出,文化源远流长。如今,航空产业、制造装备、电力能源、酿酒业等稳步推进,品质建设正在提速。

西安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张鸿分析,陕西需要工匠文化和工匠精神,需要敬业、细致、耐心、长远。从小学开始、从课本开始,学习工匠案例,传播动人故事,坚持匠人匠心。产能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阶段,更需要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为陕西经济发展增光添彩。“中国制造2025”需要工匠精神,学习德国工业4.0,制造业要有技术工人把关,形成精细产品,树立品牌商标意识,用工匠精神制造出世界信得过的优质产品。

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华商报记者分析,工匠精神实际上是产品精细化等思路的升华,房子、建筑是特殊商品,更能体现艺术设计,更需要工匠精神来锻造。在实际过程中,工匠精神力求产品打造更加具备精准化,无论是质量还是品性以及市场认可度方面,都希望力求做到最优。这也是回归房地产企业本源的最基本条件。

陕西有着诸多制造业的精髓所在,而这种精髓需要新老工匠们进行精细的传承与发扬。只有这样,工匠精神所带来的产品与影响才会更广泛而更深入实际。

技术+坚持提升陕西工匠竞争力

央视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8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人们发现,包括胡双钱在内的工匠们,之所以走入镜头,并非他们有多么高的学历、收入,而是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陕西有许多优秀的工匠,他们依靠自己的技术和坚持,默默奉献在一线,为陕西制造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陕西需要更多的工匠,而优秀工匠的炼成,需要精湛的技术加上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陕西制造呼唤“大国工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陕西自古手工艺品等制造业源远流长,现在,发展“互联网+”更需要工匠精神。陕西不少企业大力培育工匠,倡导“工匠精神”。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认为,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正是这种传承,让工匠精神历久弥新,指导经济社会更加稳健发展。

重塑“匠人精神”筑梦陕西制造,时代呼唤工匠精神。陕西的技能型人才,一定要有两大法宝才能真正提升陕西工匠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第一,是拥有熟练、高超的技术,这是体现工匠精神的前提;第二,一定要坚持,只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这才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充满活力、创新驱动的大美陕西,既需要天马行空的“创造力”,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匠心”。

“工匠精神”是陕西经济转型的激发要素

在传统的煤炭、石油、化工等产业增幅放缓的大背景下,陕西经济转型,尤其是向新经济的转型就迫在眉睫。所谓新经济,就是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为趋势,如何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除了加大创新,增加科研力度,提高效能之外,如何将已有的产业做出新花样,将“夕阳产业”转化为“朝阳业态”,实现老树开花、枯木逢春,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其实更需要工匠精神。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冯根福认为,机器化大生产时代更注重产品的精度和品质,而产品的品质与销量往往呈正比关系。反过来说,不敬业的工匠就无法做出高品质的产品,也不愿花心思和精力去创新。所以时代越要求创新,工匠精神就越显得珍贵。

要发展新经济,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要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要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工匠精神”正是激发新经济最具活力的因素,我们的科技人员、技能型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千万不要认为“机器是万能的,就按照机器的运行去进行”,一定要保持专注、专一的态度,让机器永远按规律顺利运行下去,努力使每一项工作都做到自己能力和水平所能达到的极致。

以极致的态度为科技发展贡献力量,新能源、高端制造、智能机器、新消费在陕西省经济的比重会逐渐提升,陕西的经济转型会走得更为稳健。华商报记者 黄涛 

新闻推荐

驼城老黄风■张亚宁

漫画/张永文风来了,突如其来。一眨眼,天昏地暗,沙尘漫天。这就是在黄土高原上刮起的黄风,老百姓称其老黄风,这天就叫黄风天。老黄风,每年都得刮,每次都凶猛且狂妄。断断续续的黄风从青...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提升陕西工匠影响力 一定要有这两大法宝一是熟练高超的技术;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