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来自每个匠人,高技能人才是社会发展急需的资源。大雁塔巍然屹立,明城墙保存完整,依靠的是建设者艰辛的付出。如今,制造业、航天等高精尖技术为科技助力,西安城东航天四院“大国工匠”徐立平的故事,被央视《大国工匠》等报道,引来人们的关注。业内专家建议,质量提升、产业转型升级都需要人才,陕西虽然是人才大省,但并不是人才强省。
作为拥有传统技艺基因、如今正大力创新的西部省份,陕西不少企业结合实际,培养更多业务熟练、技能过硬的专家型人才,用“人才红利”提升产业竞争力。陕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以下称陕西人才规划)提出,陕西将结合实际完善配套措施,加大对人才发展的投入,有效整合科技人才资源,全面提高人才国际化水平,为人才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2020年陕西省技师、高级技师
总量达到40万人左右
每年的5月份,一边是不少大学毕业生感叹就业难,一边是不少企业负责人感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同时,拥有一技之长的技工待遇不断提升,但不少人依然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对技校关注度不够。
数据显示,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不足、高级技工短缺的现象突出。截至2015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1.65亿人,仅占就业人员的20%,高技能人才总量4501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为27.3%,掌握“高、精、尖”技术的高技能人才数量更少。而发达国家特别是制造业强国,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占到技能劳动者总数的40%以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建议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进而为工匠精神的普及奠定人才基础。
陕西人才规划显示,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建设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2020年陕西省高技能人才总量有望达到115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29%,其中技师、高级技师总量达到40万人左右。
陕西是人才大省 但依然不是人才强省
从全国来看,目前已经有一些城市出台了相关人才技能提升的“工匠计划”,杭州计划每年培养大约100名邱云式的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首席技师与技术能手,面向当地产业培养2000名高级技师和部分紧缺职业高级工。陕西是科技、文化、教育大省,也是人才大省,但是依然不是人才强省。陕西人才规划显示,到2020年,确立陕西省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进入全国人才强省行列,建成立足西部、服务全国的西部人才强省,为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
陕西人才规划显示,依托陕西省科教资源优势,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核心,加快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全面提升人才核心竞争力。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支持建设100个重点领域的创新团队。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型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为依托,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要想成为人才强省,就需要有活力的企业。陕西工匠精神传统深厚,加上高校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吸引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重大项目落户,企业投资主要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如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这些企业的进驻,带来并培养了一批高端人才,为陕西进入人才强省奠定了基础。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就业氛围,陕西省虽然是人才大省,但依然不是人才强省,引进具有影响力的企业是进入人才强省的关键所在。
传承“工匠精神”陕西将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
培养工匠,不仅要依靠全社会倡导,更需要赋予实际行动。推进陕西经济发展,也需要大量技术人才支撑。近年来,陕西省坚持将中央精神与陕西实际历史地、具体地结合起来,积极探索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发展的路径和做法。有业内人士认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是提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契机,只有技能型人才出现增长,工匠精神才能落到实处。
陕西人才规划显示,2020年各类人才资源总量增加到555万人,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7%。2020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2%,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69人。人才效能要显著提升,2020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5%,人才贡献率达到37%。业内人士认为,工匠归根到底是培养人才,只有培养出更多有价值的人才,才能将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华商报记者 黄涛
新闻推荐
天哪!装个家要耗掉2亿脑细胞用城市人家欧标工程2.0啊工艺精湛 材料环保 全面服务保障
装修房子,设计不算在内,你要选28种辅材,35项基础工程,8种主材,52件家具和配饰,至少要去到80多家商铺和将近100人讨价还价,购买近200个商品。至少需要用100天,消耗掉2亿脑细胞,才可能完成装修,装修好难!...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