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强赛国足主场的申办之争已经开始,可以想见,竞争一定非常激烈。而有意愿承办国足主场的西安,为何被外界所看好?省体作为国足主场,到底有哪些优势?就让我们解读一下这块国足的“福地”吧。
第一宝:战绩
15年来,国足在这里从未失败
在3月29日40强赛最后一轮国足与卡塔尔之前,西安的省体从2001年起已成功主办了5场国足赛事,国足取得了2胜3平的不败战绩。西安因此成为国足的“福地”。但真正考验福地的比赛,却是国足与卡塔尔一役。
那场足以载入中国足球史册的中卡大战,最终让国足起死回生,在40强赛的最后一刻,在国足即将告别世预赛的生死时分,是西安主场,是现场近5万名球迷的呐喊,将国足“拽”上了通往12强赛的“航班”。纵观中国足球史,像这样力挽狂澜的场面,少之又少。6场比赛3胜3平,更让西安这块国足的“福地”多了一层魔幻的色彩。
其实,认同国足福地的存在,不能算是迷信,而是一种心理暗示。教练和球员在大赛前,会很自然地想把主场定在胜率较高的场地,因为这无形中会给主队带来信心。
第二宝:运气
神奇主场,能为国足“攒人品”
可以想象,在申办12强赛的诸多城市中,许多地方都会把自己当做国足的“福地”。比如长沙方面会说,国足在长沙也没输过球。沈阳方面更会说,2001年,国足就是在沈阳冲入2002年日韩世界杯决赛圈。
那么同样作为福地的西安,除了国足的成绩好,还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呢?那就是西安一旦成为国足的主场,除了护佑国足不败,还能给国足带来好运。2001年4月22日,国足坐镇西安,在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中以10∶1的大比分狂胜马尔代夫,这场胜利是国足成功迈入2002年世界杯的第一步,随后国足顺风顺水,成功跻身世界杯决赛圈。2013年11月15日和19日,国足两场亚预赛的“西安保卫战”,分别1∶0战胜印尼,0∶0战平沙特。虽然错失了提前一轮出线的好局,但中国男足“人品”大爆发,最后一轮在泰国“友人”的好心帮忙之下,国足竟然以一个净胜球的优势成为亚洲杯预选赛5个小组中成绩最好的小组第三名,惊险晋级2015年澳大利亚亚洲杯。而上个月世预赛的中卡之战,更印证了神奇主场带给国足的好运。
第三宝:底蕴
霸气省体,激发国足将士血性
当然,作为国足的固定主场之一,省体也偶尔被外界挑刺,主要是体育场相对老旧,硬件设施不够完善。问题是,那么多设施先进的新球场为何难以成为国足的主场,偏偏省体成了国足的固定主场呢?
首先,球场落成的年代长短与硬件设施是否齐备并不构成必然的矛盾。硬件设施不充分,完全可以通过整改和完善,逐步到位。如今的省体,经过多次设施改善后,条件已大为改观。省体育局等相关部门还在想方设法,进一步改善省体的硬件环境。
其次,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省体年代久远,不仅不是劣势,恰恰是优势。沧桑代表着一种足球文化的积淀和传承,代表着一种历经岁月打磨而雄浑有力的老辣气质。国足在省体能发挥得好,就是当他们踏进这片场地,熟悉的草坪、熟悉的看台,以及那个“梦想从未止步”的横幅,会形成一个强大的气场,激发国足将士的血性。因为这里承载着一段中国足球的光荣与梦想,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将这段辉煌延续下去。华商报记者 梁军
新闻推荐
布局全省医疗网络新起点: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开建未来十地市百姓零距离国际大专家
全国人民看病上北京,西北人民就医到西安,为了能找到权威大专家诊疗疑难、急危重病,多年来,很多地市及基层百姓都是舟车劳顿,候诊厅里自带小马扎铺盖卷,小旅馆里一张硬木板凑合眯一宿,堪比“取经路”的就...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