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定均,一个从陕北清涧走出来的医生,当时因为戴着“黑五类”的名头,差点无法继续学业。恢复高考后,受舅舅从医的影响,他毅然报考并在第一志愿填写了医学院,从此开了他的医学生涯,这一待就是30多年。
从医生到院长他实现了红会梦
当你走进红会医院,就能感受到医护人员脸上带有一种职业的荣誉感,那种自信可以感染到周围人,尤其是患者。
拥有105年历史的红会医院,经历过战争,虽然日转星移,但几代红会人壮大红会的梦想不曾改变。从一个专科方向的医院,发展到专科优势明显的“看骨科,到红会”,再到后来的“大骨科,强综合”,到如今领航西部骨科,综合实力发展,郝定均也为红会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郝定均上任以来,率领医院走出负债经营、学科落后、人才紧缺、基础设施缓慢的困境。短短几年时间,医院从2008年的9个骨科科室500张病床发展成为12个骨科专业21个骨科病区,床位数超过1180张;年手术量由2008年的8900例猛增至2013年的近30000例。医院2012年被陕西省卫生厅确定为陕西省骨科医院。2013年,医院骨科被确定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同年9月,中国西部创伤急救中心大楼在红会落成并投入使用,给医院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郝定均带领下,红会人从构筑红会梦,到如今实现红会梦,并对未来发展壮大红会梦更加有信心了。
郝定均认为,光分学科不行,还得细化学科,所以红会医院的骨科才会分出20多个具体疾病的病区。2011年,中医骨科被评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基地。2013年,脊柱外科、创伤骨科、关节外科获批为西安市医学重点学科,骨科被确定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4年,创伤骨科“(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培训中心”正式挂牌。
既是医生又是学科带头人“不能让患者失望”常挂嘴边
郝定均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累计主刀各类脊柱外科手术1万余例,对脊柱脊髓损伤、退变、脊柱畸形等脊柱外科复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独到见解,开创了我国脊柱外科领域多项西部乃至全国第一:1990年率先在国内开展脊柱结核前路病灶清除同期融合内固定术;1993年研发出颈椎槽式钢板和单动式脊柱复位内固定器;1998年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齿状突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术;2002年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和胸腔镜下脊柱侧凸矫正术……
玉树发生地震时,红会医院被派去做医疗支援,郝定均亲自上阵,并收回31名患者来陕治疗。两年后他又组织多科医生再去玉树,为当时的患者进行复诊并在当地开展义诊。此外,还有许多患者慕名前来看病,即使再忙,他也要亲自接诊。他常挂嘴边的那句话“患者远道而来,如果不接诊他们,他们该多失望。”截至目前,只要有疑难手术或耗时较长的手术,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如果没有行政工作的时候,他一定是在门诊或手术室,和医生一起在医疗战线上不止步,和所有红会人一起在红会未来发展道路上不止步。华商报记者 王玮
人物速写
郝定均,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西安市红会医院院长。我国著名脊柱外科专家,脊柱外科学科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医师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担任国际脊髓学会中国脊髓损伤学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华人脊柱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创伤工作组组长、陕西省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等。
新闻推荐
北京银行西安分行社区银行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发展迅速,除了社区银行贴近客户的天然优势外,创新金融产品也是发展迅速的一大原因。这不,社区支行的贷款业务,就受到业主苏先生的高度评价。某日,北京...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