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书香之家出“三沈”

来源:陕西农村报 2016-04-29 16:03   https://www.yybnet.net/

西安 赵昌济

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一门三杰。古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三班”(班固、班超、班昭)、“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今有“三沈”(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三周”(周建人、周树人、周作人)、“三赵”(赵望云、赵季平、赵振川)。这里只说“三沈”。

菜花吐金的春天,我慕名来到汉阴县,参观“三沈”纪念馆。纪念馆兴建于2003年,位于老县城西门里,建筑古朴,环境幽雅。原中央文史馆馆长启功题写馆名,现任馆长袁行霈题词:“嘉汇学林”。

一幅幅照片,留下了大师的风采;一件件实物,昭示着岁月的沧桑;一篇篇雄文,回荡着时代的涛声。我怀着敬仰之情,聆听讲解员关于“三沈”的生平简介。

沈士远,生于1881年。著名学者,庄子专家。曾任浙江高等学堂国文主讲、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兼庶务部主任、燕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北京教职员联合会书记。

沈尹默,生于1883年。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1905年留学日本。曾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兼书法研究会会长、北平大学校长。曾组织并参加“五四”运动。

沈兼士,生于1887年。著名语言学家,文献档案专家。1905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物理专科学校,兴趣却在文字学、训诂学方面。曾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学门研究所主任、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代校长。

“三沈”是和蔡元培、鲁迅、胡适、陈独秀并肩战斗的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他们用心血和汗水,为文化的传承、科学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是汉阴的骄傲,也是陕西的骄傲!

一处山乡,一个家庭,出了三位文化名人,其中的奥秘何在?

一是环境的影响。汉阴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是道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凤凰山的仙风,文峰塔的神光,《石门颂》的书魂,汉江谣的流韵,潜移默化,陶冶了三沈的情操。

二是家庭的熏陶。“三沈”的原籍,是浙江吴兴。清朝末年,由于祖父和父亲相继在陕南当官,全家迁居汉阴。父亲是诗人、书法家。“三沈”从小

—生活在书香之家,接受优质家教,与书结伴,形影不离,养成了好学的习惯。

三是良师的指导。“三沈”上私塾以后,跟着满腹经纶的李、吴二老夫子,读《千家诗》《古诗源》《唐诗三百首》《汉书》等经典之作,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功底。

在山清水秀的汉阴,沈士远生活了22年,沈尹默生活了20年,沈兼士生活了16年。沈尹默回忆:“山居生活,印象极深,几乎规定了我们一生的性格。”沈兼士留诗:“漠漠轻阴欲雨天,海棠开罢柳吹绵。鸣鸠有意惊春梦,唤起童心五十年。”

1912年以后,“三沈”化鱼为龙,先后应邀到北京大学任教,各有所长,名满京华。

北京大学教授赵为民说:“任何文化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像‘三沈\’这样一门昆仲三大师的现象,离不开故乡特定的人文环境的滋养。汉阴养育了‘三沈\’,‘三沈\’也为汉阴赢得了风采,可以说是两不相负。”

走出“三沈”纪念馆,我沉思良久,感慨万端。

其他地区一些乡村的读书现状,不容乐观。耕读文化慢慢消失,“读书无用论”悄悄流行。村里虽有书屋,家庭却无藏书,即使有,也是孩子的课本和教辅。村民有时间赌博、打麻将、玩网络游戏,却没有时间读书。超过半数的村民,一年读不了一本书。那些目光短浅的家长,甚至逼着未成年的孩子中途辍学,外出打工。白天干活,夜晚望月,精神何归?乡愁何寄?

就说挣钱吧。为了生存,钱当然是要挣的。可是,乡村不能没有书香。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新知识和高技能。没有文化,只能挣小钱;有了文化,才能挣大钱。没有文化,挣钱只是一阵子;有了文化,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物质财富的丰裕和精神文化的贫乏,已经严重地制约了乡村经济的跨越发展,影响了和谐社会的长治久安。

一个村庄的阅读现状,往往是这个村庄精神世界的写照。倡导农民读书,创建书香村镇,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战略。

向汉阴沈家学习,家家响起琅琅的书声,村村飘出浓浓的书香!

新闻推荐

黑卡,到底黑了谁? 联通“黑卡”在市面上公然出售 相关部门:将去核查

本报记者孙金龙早在2014年12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印发《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要求从2015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联合开展为期一年的电话“黑卡”治理专项...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西安市碑林区2016-05-11 15:58
1970-01-01 08:00
评论:(书香之家出“三沈”)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