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昨天是世界电信日电信诈骗花样越来越多 牢记“十个凡是”可防骗手机流量连续两月暴增 律师告运营商:流量去哪了

来源:华商报 2016-05-18 20:30   https://www.yybnet.net/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

凡是通知“家属”出事先要汇款的

凡是在电话中索要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的

凡是叫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

凡是叫你宾馆开房接受调查的

凡是叫你登录网站查看通缉令的

凡是自称“领导(老板)”要求汇款的

凡是陌生网站(链接)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华商报讯(记者 卿荣波)昨日是世界电信日。为彻底遏制电信网络类犯罪,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昨日起,西安市公安局协同市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主题为“防范电信诈骗,你我共同参与”的宣传周活动,提醒凡是十种情况都是诈骗,市民要谨防上当。

四种常见犯罪类型

活动现场,西安警方根据以往办理的案件,总结并发布四种常见犯罪类型。

电话诈骗:往往以公检法办理案件、熟人、家人出事等理由将受害人一步步引入陷阱,进而要求受害人汇款。

短信诈骗:这类短信往往由犯罪嫌疑人使用非法的“伪基站”设备将诈骗信息发送端号码伪装成客服等公众号码,通过受害人点击短信内容中包含的网络链接,在受害人手机中植入木马程序,盗取受害人信息,进行诈骗。

微信、QQ诈骗:这类诈骗,嫌疑人使用伪装成“老板”的微信、QQ,利用企业公司的财务漏洞,通过一些文字和虚拟转账诱骗公司财务人员上当受骗。

机票改签类诈骗:嫌疑人通过事先掌握的受害人购票信息,使用发短信、打电话的形式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使受害人误以为所买机票行程有变,通过引导受害人操作进行诈骗。

谨记“三不一及时”

西安警方通过《华商报》提醒市民:当你接到电话、短信、网络信息时,要时刻谨记“三不一及时”和“十个凡是”。

不轻信。绝对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犯罪分子使用任何花言巧语或恐吓话语,都不要轻易相信,及时挂掉电话,不予回复信息,防止犯罪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实施诈骗。如确有担心可及时向亲友或公安机关咨询。

不透露。强化自我心理防线,不因贪图小利而受犯罪分子诱惑。任何情况下,切忌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密码等信息。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

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我资金安全,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尤其是涉及到网银业务的,要格外谨慎。特别是一些公司财务人员和常有资金往来的人员,在汇款、转账前,需再三核实转账事由,明确对方银行账户情况。

及时报案。确实感觉自己已上当受骗,请保留好转款凭条或网络转账截图,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将骗子银行账户、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提供给公安机关,以便公安机关及时开展侦查破案工作。

>>提醒

免费无密码Wifi不要轻易连

华商报讯(记者 杨德合)“陌生环境下的免费不明Wifi,特别是不需要密码的Wifi不要轻易连接,更不能在连接后操作网银和微信转账等功能,养成出门后就关闭手机Wifi开关的习惯……”

昨日,西安市公安局公交分局民警登上公交车,手持喇叭一遍遍向乘客宣传电信诈骗的种类和防范。

公交分局六大队教导员陈强提醒乘客,不轻易相信陌生人以及陌生来电,在公交车上主动与你搭讪交换电话号码或微信号的一定要谨慎,微信加好友后,对方容易通过发送链接、图片和视频的方式,诱导被害人转向木马网站。

绝对不能轻易点击短信、微信、QQ里的不明链接或二维码安装软件,特别是与银行卡有关的链接,如有必要可以拔打银行客服电话或前往银行柜台咨询。

170开头的电话最好不接

遇到170或171开头的陌生来电,你会接听吗?

“基本上,从去年到今年,99%以上流入到宾阳的170、171号段都是用于诈骗。”广西宾阳县公安局局长谢文告诉记者,截至5月11日,宾阳县已关停170/171号段可疑虚拟号码约12.46万个,关停可疑宽带线路超过6400条。

记者了解到,江苏、广东、福建、浙江、湖南、陕西等地,均发生过涉及170/171号段的电信诈骗。部分基层民警反映,因170号段实名登记不严、实际归属地不明等,颇受诈骗犯罪嫌疑人青睐。

“所有170开头的电话一律不接”,所谓“六个一律”的防骗指南在社交媒体中广为流传,其中的第六条就直指170号段。但仅靠公众个人提高警惕与自我防范,远不能彻底铲除电信诈骗。

以170/171号段为主要服务平台的虚拟运营商,不自己建设通信网络,而是租用实体运营商(电信、联通、移动)的网络开展电信业务。自2013年12月工信部批准首批虚拟运营商试点企业至今年4月,已有42家企业获得试点资格,虚拟运营商用户超过2400万。据新华社

>>数据

■截至目前,我国固定宽带用户光纤入户比例已超过60%。预计到2016年底,该比例有望达到80%,将超过日韩光纤用户比例,跃居世界第一。

■2015年我国感染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的境内用户高达1.74亿。

■去年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的数量依然呈持续高速增长态势。其中,恶意扣费类的恶意程序数量仍居首位,为348859个,占23.61%,流氓行为类328092个(占22.21%)、远程控制类222941个(占15.09%),分列第二、三位。

■2015年我国感染移动恶意程序用户中,中国移动网内感染恶意程序的用户最多,占总数68.40%,其次是中国联通,其网内感染用户占27.11%,中国电信第三,网内感染用户占4.49%。同时,感染移动恶意程序用户数量前三的省份是浙江、广东和山西,所占比例分别为8.08%、7.38%和6.93%。

■此外,感染移动恶意程序用户数量最多的操作系统依然是安卓,比例为71.24%,其次是塞班和苹果系统,感染用户比例分别为17.82%和10.94%。据新华社

>>案例

伪造转账成功截图 骗走新手机

28岁的小李是西安高新区一公司白领。2016年2月初,小李打算将一部苹果6S新手机出手。可她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在“58同城”上的挂卖,却被骗子盯上了。

“对方联系我,约好交易地点,我明明看到了对方发过来的支付成功的截图,后来却发现没收到钱,那时,我已经将手机当面给了对方。”小李说,当她再次拨打对方电话时,便是关机的声音。

无独有偶,几天后,大学生小吴遭遇了相同骗术,被骗走一台9成新的三星S6手机。

西安警方梳理出作案手段高度相似的涉及陕西、甘肃、江苏等地案件100余起。民警利用多重资源综合分析比对,最终锁定嫌疑人的真实身份信息,一个以豆姓男子为主的宝鸡扶风籍作案团伙进入了警方视线。

3月14日,在西安市黄雁村附近,民警将正在碰头并欲实施作案的包括主要疑犯豆某在内的4名嫌疑人现场抓获,并查获作案车辆一台。经突审,嫌疑人对流窜于西安、甘肃、江苏等地,利用二手交易平台诈骗高档手机、笔记本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昨日,西安警方介绍说,截至目前,该案已抓获涉嫌诈骗犯罪嫌疑人9名,涉嫌销赃嫌疑人2名,落实西安、宝鸡、甘肃、江苏等地案件共计102起。

面对此类新型诈骗,西安警方提醒市民:在互联网上买卖二手物品时,应当选择规模较大以及有保障的电商,切莫轻信手机论坛上的广告帖。转账交易时,要核实清对方身份,切忌仅依靠转账成功的截图信息交易,最好直接登录网银或者去ATM机、银行柜台查询,多加核实。

若必须使用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应在确认钱款到账后再将物品交给买家,切莫交由不明确的第三方,以免上当受骗。万一在交易中发现被骗,注意保留诈骗电话号码、QQ号、微信号,伪造的转账凭证以及被骗物品详细信息,并及时报警。华商报记者 卿荣波

三天流量就爆超停机

律师讨要消费清单

华商报讯(记者 马虎振)从4月份开始连续两个月刚到月初流量就爆超,想弄清楚流量消耗到哪了,却始终未果。西安律师王女士为此起诉运营商。

当事人:才三天手机就停机

王女士说,她订购的是209+1+1元的套餐,包括每月1300分钟通话、3G流量。5月3日,她的手机突然被停机,同时收到客服短信平台发来的提示称:截至5月3日18时58分,她订购的乐享4G201407-169元主套餐内含通话费700分钟、国内上网流量2048MB已全部用完,欠费总金额为568.86元。她立即与客服联系,客服人员要求她补缴话费。

她通过手机短信查询,发现4月份话费465.39元,流量使用远远高于之前正常使用量。5月3日,短信通知欠费总额568.86元,共计已使用流量13736.86MB,消费金额达781.1元。

王女士说,她并未给手机增加新软件,平时喜欢在开车时听听音频节目,再就是用用微信,并无打游戏、看视频等习惯。之前流量还算正常,3月还有结转流量。而4月开始出现异常,五一期间她在家休假,家里也有宽带无线Wifi接入,不知流量到底去哪了?

王女士多次投诉,都不能解决,只是建议她购买流量包,如不同意,由运营商承担一半费用,个人承担一半费用。昨日又说只要王女士承担三分之一费用。

王女士认为,运营商拒不提供其手机使用流量去向的真实情况及收费标准的行为,侵犯了她作为消费者的知情权、财产权,且存在欺诈嫌疑,为此她选择通过起诉方式来维护权益。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原告赔偿金3739.47元,返还已收取费用465.39元;误工费5000元;共计人民币9204.86元。

5月16日,雁塔区法院已受理此案。

运营商:流量去哪了很复杂

昨日中午,运营商客户服务部主管等负责人员接待了王女士及其代理律师薛女士。

该负责人表示,公司可以给王女士提供上网消耗流量的实时记录,但只包括几点几分消耗了多少流量这些内容,至于流量究竟用来做什么了,什么应用消耗了多少流量,目前无法提供。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们一般都是和用户进行协商来解决,此外还采取了套餐外15G断网以及600元封顶的措施,避免给用户造成更大损失。

这位负责人介绍,互联网的连接极其复杂,所谓“上网”,并非总是用户主动,很多时候是设备在主动联网,这些情况也会产生流量。还有一些恶意软件可能会在用户不注意的时候下载应用,下载完成后然后删掉,删掉了然后再下载,以这种恶意方式来拼下载量排名,却让用户成为受害者。这些都可能是产生流量暴增的原因。

王女士及其代理律师薛女士认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规定,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所以作为消费者,对流量的真实使用情况具有知悉的权利。另外,运营商没有尽到风险提醒的义务。希望能够通过本案促使运营商提供明确的流量清单、计量标准、收费依据,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新闻推荐

漫漫夏夜幸好有青岛啤酒与足球相伴

盛夏来袭,时隔四年承载太多人希冀的欧洲杯又要重磅回归我们的视野啦!6月11日,2016年的欧洲杯激情之旅将在美丽的法兰西拉开大战序幕,由东道主法国对阵罗马尼亚。作为忠实球迷,欧洲杯可是一场不可...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昨天是世界电信日电信诈骗花样越来越多 牢记“十个凡是”可防骗手机流量连续两月暴增 律师告运营商:流量去哪了)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