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一科
专家介绍
唐毅:副院长,普外一科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陕西省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腔镜外科分会顾问,陕西省医学会普外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委员,西安市医学会外科分会常委。
马小安:普外一科主任,主任医师,延安大学医学院教授。中华医学会陕西腔镜外科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陕西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医学会普外分会委员。
科室擅长
腹腔镜胆囊、胆总管探查术,疑难、高龄的胆囊和胆道疾病手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腹腔镜疝修补手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结、直肠癌全系膜切除和低位保肛手术,肝癌手术及综合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和保乳手术等。
腹腔镜技术使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成为可能
陈大妈今年64岁,大便带血3月。结肠镜提示距肛门4cm处直径约2.0cm片状隆起,中央有溃疡,病理诊断为直肠腺癌。患者在当地医院了解到像这样的病人都需切除肛门,患者本人难以接受准备放弃手术,后来在家属的劝说下来中心医院就诊。普一科主任马小安组织全科人员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细致地检查,对患者病情进行了多次分析讨论,告诉患者用腹腔镜行直肠癌根治术有保肛的可能性,患者才接受了根治性手术的建议。随后为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不但全程几乎见不到出血,而且为患者保住了肛门。患者术后第一天便开始下地活动,第二天进流食,术后恢复良好且肛门功能正常。
腹腔镜下直肠癌低位保肛根治术创伤小、手术显露清楚、出血少、恢复快,突破了以往低位直肠癌只能以创伤大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且保留肛门生理功能比较困难的局限,既能保证肿瘤切除干净,又保留了肛门正常的排便功能,同时使患者不必承受腹部做人工肛门带粪袋的痛苦,显著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近几年逐步开展了腹腔镜经腹直肠癌根治术(低位保肛手术)、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腹腔镜横结肠切除术、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腹腔镜乙状结肠切除术等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至今已近成功实施一百余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外科手术是成人腹股沟疝唯一治愈手段
此外,在普一科,常见的还有一类患者是腹股沟疝,这也是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外科手术是成人腹股沟疝唯一治愈手段。腹股沟疝修补术种类繁多,传统手术以无张力疝修补术为主,用人工生物材料作为补片以加强和修补腹股沟管的后壁,达到治疗腹股沟疝的目的,复发率约为1%,腹壁将留有一4~5cm的切口疤痕。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是在无张力疝修补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法,它既有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如手术出血少、切口疼痛轻、住院时间短(3~5天左右)、肠功能恢复快及可较早地恢复工作等优点,同时具有“无张力疝修补”的所有优势,符合“人体工程力学”原理,又使用比无张力疝修补大的补片,且将补片置于腹膜的浅层,有更低的复发率。
普外一科自2009年开展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是陕西省第二家实施此手术的医院,已成功开展TEP手术200余例,是陕西省实施此类手术最多的医院。患者术后恢复的非限制性活动早、疼痛轻、切口微小、美观,一般患者术后第1天可下床活动,术后第3天痊愈出院。所有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无复发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普外一科是该院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开创者,是陕西省首批开展腹腔镜手术的科室之一。现已成功开展各类腹腔镜微创手术4000余例,95%以上胆囊切除术、80%以上结直肠癌根治术,80%以上疝、阑尾手术均采用腹腔镜完成,近几年随着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疑难、高龄的胆囊和胆道疾病手术,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腹腔镜脾切除术等术式的开展标志着普外一科的腹腔镜手术技术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技术水平。
普外二科
专家介绍
慕为民: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国际肝胆胰学会会员,陕西省普外学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市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常委。
王重民:普外二科主任,主任医师。省、市医学会委员,省、市医学会及司法医疗鉴定专家组成员。擅长胃肠、肝胆胰肿瘤、甲状腺、乳腺的规范化切除术。
科室擅长
腹腔镜下胆囊、阑尾、脾脏切除,胃、结直肠癌根治、腹壁疝修补,腹腔探查、肝囊肿开窗引流,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肠粘连松解等一系列微创手术。
老人肝门部胆管恶性肿瘤 术后半个月出院 目前随访正常
张大爷68岁,来自旬邑,20天来出现小便发黄,皮肤、巩膜黄染,并逐渐加重,吃不进去东西,浑身无力,在当地检查无法确诊,用了不少药都不见效,随后转入中心医院,经核磁共振、CT检查,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Corlett分型Ⅲa型,胆红素高达300单位,必须要从速手术。普外二科慕为民、王重民手术小组经过5个小时的手术,顺利为张大爷完成肝十二指肠“脉胳化”处理,右半肝切除,左肝管-空肠吻合,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中出血极少,术后及时给予抑酸、抗炎补液对症支持治疗,半个月后,患者康复出院。术后进行了化疗,目前随访一切正常。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发生于胆囊管开口以上肝总管至肝内左右二级胆管起始部之间的胆管恶性肿瘤,具有判断、决策、手术操作三大难 。根治性切除是肝门部胆管癌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有效的手段, 发病原因或危险因素尚不清楚,可能与胆道慢性炎症有关。目前可通过B型超声、CT扫描、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手段发现。另外,肿瘤标志物CA19-9值的显著增高有助于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前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方法繁多,有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中草药治疗和介入治疗,但最有效的方法仍为手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只有彻底手术切除,才能给患者提供唯一可能治愈的机会,且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远优于各种引流术。
壶腹恶性肿瘤的手术切除率高
如无转移 术后多半可治愈
64岁的杨大妈是西郊工厂的职工,刚退休几年,因小便发黄,皮肤、巩膜黄染、纳差、乏力等症状持续一个月,在中心医院消化科胃镜检查为十二指肠乳头部乳头状恶性肿瘤,病人十分担忧,经王重民会诊,认为有手术指征,且手术可以有效缓解病情,于是和病人进行多次交流。王重民、袁博手术小组经过5个多小时的奋战,为杨大妈做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使用了“降落伞式技术”,术后没有胰漏及胆漏发生,随访杨大妈四年,饮食行动自如,完全回归社会家庭生活。
这种病属于壶腹周围癌(VPC),是生长在乏特壶腹、十二指肠乳头、胆总管下端、胰管开口处、十二指肠内侧壁癌的总称。其共同特点是:在癌肿较小时即可引起胆总管和主胰管的梗阻,因此患者黄疸出现早。发病年龄多在40~70岁,性别差异不明显,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人是以无痛性黄疸,肝脏、胆囊肿大,间歇性胃肠道出血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上腹部饱胀、纳差、消瘦。壶腹癌的手术切除率高,预后好于胰腺癌,如果没有转移,手术后多数可以治愈的。
中心医院普外二科主要针对各类疑难外科手术项目。可熟练完成肝胆胰脾、乳腺、甲状腺等普外科各种手术,先后开展了肝叶、段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门静脉高压症的联合断流术,保留植物神经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保留肛门的低位直肠癌根治,胃癌的全系膜切除根治等高难度手术,肿瘤的规范化切除、清扫是该科的强项。华商报记者 王玮 通讯员 张狄
新闻推荐
5月16日、17日,西安的哥赵国波和706路司机赵长海,分别将乘客忘在车上的7万元、1万元如数还给失主。5月16日下午4时左右,陕AT5679的司机赵国波在东三环半坡立交附近拉了3名乘客。“他们到纺织城...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