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七厂十字一家银行内,郭丹正在微笑着为顾客服务
昨日,在咸阳一家婚纱影楼工作的女孩骆旭英想拍一套婚纱写真,试穿礼服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本组图片除署名外由华商报记者 薛望 摄
昨日,在世纪大道西段一家幼儿园内,小朋友们正在开心地做游戏
面对下岗、离异和癌症,王宝琴(左一)仍愿意给闺蜜们带来欢乐华商报记者 吕兰 摄
今年5月8日是第68个世界微笑日,这是唯一一个庆祝人类表情的节日。昨日上午,华商报记者在街头随机“调查”了20名市民,当我们朝他们微笑时,只有45%人给出回应,其他人大多眼神立即游离开。
55%市民“收到”微笑
转移视线或绕走
在人民路上,华商报记者边走路边不经意观察着行人,当获得眼神接触,便礼貌性的向对方点头微笑打招呼。当一位女士推着婴儿车经过人民路时,看见记者的微笑,对方没有理会而是继续向前走。这位女士表示,遇到陌生人给她微笑,她会选择走掉不给予回应。在她看来,陌生人之间的微笑很容易被人误解,“感觉这人可能神经病,不正常。”独自走路的赵先生见记者微笑,先愣了一下,走出去两步远后,又回过头向记者笑了一下。赵先生称,平时会主动向别人微笑,当别人向他微笑时,自己也会回应,这种微笑让他感觉对方很友好。他认为,微笑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会给精神健康带来益处,中国人普遍缺少幽默感,需要微笑来改变人与人冷漠、防备的心态。
昨日,华商报记者兵分两路,在街头随机对20名市民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接到微笑“信号”的行人,并没有报以笑容,而是立即转移视线,有的市民干脆用疑惑的眼神盯着看,或是警惕地绕开行走,这部分市民占到55%,而45%的市民会用笑容回应。其中85%的市民都不知道5月8日是“世界微笑日”。
微笑提升肌体免疫力
化解负面情绪
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理治疗师周宏霞看来,向陌生人微笑而难以得到对方的回应是比较正常的,与传统文化有必然的关系。她说,中国人性格比较内敛、保守,遇到陌生人的微笑考虑的比较多,大多选择回避不是冷漠,而是不好意思,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与人之间存在一定的不信任。在国外,陌生人四目相对后,多会友好的朝对方微笑一下,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同时也是一种礼貌。
“常笑对人身体有很多好处。”陕西省核工业215医院肿瘤科主任廖和和介绍,当人们情绪好微笑时,免疫细胞活性活力增强,提升人肌体免疫力,可预防疾病。因此,他建议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多笑笑。微笑可以让人们乐观对待生活,增加社会的正能量,化解人们的负面情绪,也有利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华商报记者 薛望 通讯员 田瑞雪 王蓉
笑看人生
下岗 离异 患癌
她仍用笑容给别人带来快乐
“快来看我的养的鱼,已经生了很多小鱼。”昨日,66岁的王宝琴在金泰丝路花城的家里,跟两个闺密高兴地讨论着养鱼心得。不认识的人会觉得她幸福无忧,但却不知她才从医院化疗结束。
王宝琴从小在西安长大,17岁到乾县下乡。当时虽然日子苦,但她就已经懂得苦中作乐。记得有一年冬天下大雪,知青们无法下地干活,王宝琴就约了几个同伴在屋子里熬上稀饭,坐在床上一起唱歌。“唱着有些人还哭了,但一会又笑了。”
3年后,王宝琴招工到咸阳一家建筑公司,等到47岁时单位改制,她面临下岗。迷茫了一段时间,王宝琴很快找到创业路子。“我在单位托儿所一直带孩子,所以就打算自己招生办幼儿园。”随后幼师毕业的女儿和同学也很快帮母亲打理事业。没想到,正在幼儿园越来越好的时候,丈夫却和自己离婚。“因为学校太忙,在这件事上我没有想太多,但有时也会感觉挺难受。”
2006年,幼儿园已经走上正轨后,王宝琴就完全交给女儿,过起了自己的生活。“帮社区组织玫瑰俱乐部,给贫苦山区孩子捐课桌,组织厨艺大比拼,她在哪儿那里就热闹。”66岁的朋友王勤侠说,虽然她去年检查出宫颈癌,但她却一直坚信可以挺过去。仍然跟大家说笑、参加活动,给身边人带来了很多快乐。华商报记者吕兰
曾被母亲赶出家门喝农药
如今她开朗又乐观
住在二号桥附近的李娟今年52岁,她的生活既惬意又充实。每天带孙子,还有3个懂事乖巧的女儿陪伴,除了平时开车四处转转,还经常跟朋友们在一起聚会。但之前的李娟却是一个内向隐忍的女子,也曾因母亲将自己赶出门而喝农药自杀。
李娟从小在西安市长安区长大,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忙,作为家里老大她经常要承担很多大人的重活。让她印象深刻的就是,还是七八岁的孩子时,母亲在冬天就常常让她用冰冷的井水洗一大筐衣服。日子久了,性格内向的她逐渐有了叛逆心理。等到谈婚论嫁时,母亲因不满李娟的对象,而将女儿赶出家门。“当时我特别绝望,就喝了一瓶农药。”被亲戚及时发现后,李娟总算保住了性命。
然而婚后的生活并非少女时单纯的幻想,由于接连生了3个女儿,丈夫也开始经常赌博,几乎输光了所有积蓄。1989年,20多岁的李娟带着孩子离开那个让她失望的家庭。在她35岁时,遇到现在的丈夫,家庭的温暖让她的脸上逐渐有了笑容。“后来,又结交了很多朋友,大家对我都非常好。”李娟说,当时她也是抱着戒备的心理跟大家相处,直到有一次丈夫生了重病,朋友们一直陪在身边帮忙、安慰自己。
感受到友谊温暖的李娟逐渐打开心扉,经常跟着朋友们参加公益活动,也时常告诉女儿们要乐观地面对一切。“不管哪个朋友遇上事,我们都会义不容辞地上前帮忙。”李娟说,现在每天都感觉很幸福,生活中也总是笑声不断。 华商报记者吕兰
银行引导台工作人员
“微笑是一种习惯”
微笑是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对于在银行工作的郭丹更是一种习惯,她认为,“微笑不仅是一种礼貌,更是传递着一种温馨。”
今年24岁的郭丹是七厂十字一家银行引导台的工作人员,单位服务制度的其中一条就是微笑问“您好”,“向每个进来和走的顾客都要微笑问好。”郭丹称,服务行业本身比一般行业对顾客笑的多一些,微笑让其与顾客交谈更融洽,同时也缓解客户办理业务时紧张或焦虑的情绪,更有助于工作。“我把微笑传递给客户,客户将微笑再传递给他人,觉得很有意义。”
郭丹坦言,干这份工作一年以来,微笑对她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现在每天回家都是自然而然地带着微笑,双手向家人递东西,“微笑能让自己心情好,也感染者身边人。”华商报记者 薛望
新闻推荐
中国指数研究院昨日发布的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交易情报显示,由于热点城市调控收紧,监测的36个主要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下降2.69%。其中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同环比双降;南京、武汉等部分二线城市市场热度...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