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在西安市大学南路小学四年级十一班,班主任李娜正在课堂上认真为孩子们上课。李娜老师从教22年,周内每天早上7点半到下午5点,她都和孩子们在一起,相比之下,她陪女儿的时间显得那样少。从教这些年,她看着可爱的孩子们从刚进入小学时的懵懂,到逐渐长大懂事,这种成就感足以让她满足。除了传授知识,作为班主任老师,她教孩子们懂得了礼貌、团结、自立和积极向上,对孩子们的耐心和关爱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家长们亲切地称她为“李妈妈”。
华商报记者 强军 张莉 摄影报道
4月29日下午3时许,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民警冀永东准备将一名犯罪嫌疑人移送看守所。今年29岁的他从警8年,2012年年底从特警队调到派出所,2014年3月加入派出所成立的便衣队。根据辖区发案特点,主要打击街面各类违法犯罪,两年内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973人。“和其他民警一样,越是到节假日,越是我们警察忙碌的时候。”冀永东说。
华商报记者 赵彬 摄影报道
4月2日下午,陕西省公安厅警务保障处(陕西警航)副处长成军强驾驶警用直升机在空中工作。成军强今年41岁,1994年招飞入伍,有三千余小时的飞行经验,执行过许多重要飞行任务。
每逢节假日,成军强和他的10名同事没有休假,每天飞行6小时,负责空中巡逻,监控景点人流量、应对突发事件,并及时发回空中拍摄的画面,实现信息立体化。
华商报记者 强军 摄影报道
4月29日,西安市北大街。45岁的环卫工人颜群英正在机动车道上清扫路人随手丢弃的纸屑、烟头等垃圾,她一边扫着,一边还得顾忌从身边呼啸而过的车辆。她在这里干了3年多的保洁工作了,在她负责的路段每天要走近10公里的路程,来来回回清扫,保证路面始终保持清洁。“越到节假日我们越忙,希望有些市民不要随意丢弃垃圾,给我们减轻一点负担就好。”颜群英说。 华商报记者 黄利健 摄影报道
4月27日晚11时许,在西安博文路一酒店门口,黄红涛骑在小轮车上,等待接单。33岁的黄红涛是名司机,除了正常白班工作,他还在夜晚兼职做代驾司机。他说,虽然干的只是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也很辛苦,但靠自己的努力打拼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未来。
华商报记者 强军 摄影报道
这是一群奋斗在秦岭底部的“掘井人”,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暗无天日”,因为他们每天都在佛坪县境内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内破石赶进度。这些常年鏖战在此的工人大都来自四川、重庆、湖北、福建等地,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甚至很少有人正面和他们接触过一次。他们十来个人一班,用风钻在岩石上标记好的位置打上炮眼,然后装炸药放炮,待硝烟尘雾散尽之后,再清运石渣出洞。每一个循环工序达五六个小时,三个班组轮番进行。收入有多少,大多数人回答能够养家糊口。对他们来说,不干活就是节日。
华商报记者 李杰 摄影报道
4月29日上午9时许,西安市儿童医院心脏外科主任郭建军(右一)换好手术服,像平常一样进入手术室给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做手术。今年45岁的他从医21年,郭建军告诉记者,选择这份职业是出于他对医学的热爱,心脏外科的医生每天如同在走钢丝,工作不能马虎。去年郭建军发起“童心圆”救助计划,希望能让更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享受到救助计划带来的帮助。
华商报记者 赵彬 摄影报道
4月29日,西安地铁4号线凤城九路至文景路站区间建设工地,来自河北承德的于柏成正在操作盾构机。他是中铁九局集团153号盾构机司机,今年只有25岁的他参与过石家庄地铁1号线、成都地铁7号线的建设。2016年1月被调到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地铁4号线15标盾构分部操作盾构机,参与建设西安地铁。
“五一假期来了,但施工建设任务依然艰巨,我们还得加班加点,坚守在施工生产一线。”于柏成说,“为了让西安地铁4号线早日通车,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华商报记者 黄利健 摄影报道
4月29日下午4时许,曲江国际会展中心,来自上海的模特周敬渝正在站车,穿着十几厘米高跟鞋的她需要不停地摆出各种姿势来迎合拍照的人。周敬渝说,她是4月28日到的西安,要一直工作到5月5日,每天早上8点半就要化好妆,然后一直工作到下午6点。虽然累但她很快乐,不过模特吃的是青春饭。华商报记者 张杰 摄影报道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还有许多人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
人常说,于平凡中见伟大,于细微处显高尚。对于千千万万在各个岗位上的普通劳动者来说,他们就是在平凡的工作中彰显着伟大,在默默的打拼中释放自己的能量。
我们记录他们的生活,拍下他们的背影,想把他们的故事讲给你听,一起感受他们在工作中的努力和付出,一起感受普通如你我的人在工作中焕发出的不一样的光彩,一起感受那些忙碌身影筑成的最美的风景。
故事一
付了月供只剩700元生活费
人物:小张,28岁
职业:西安城东一房产销售公司文员
感言:工资不高,房贷让生活压力有点大
小张在这家房产销售公司4年了,月工资3500元,每周休息一天,遇到五一这种节假日还要上班,之后再倒休。刚开始他在售楼部,由于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和顾客沟通,所以前两年眼看着别的同事房子一套接着一套出手,月入上万元甚至数万元,他也只能望洋兴叹暗自神伤,最后干脆换了个文员的工作,主要为购房者办理商业贷款、公积金贷款手续等,因为流程比较固定,几年下来业务逐渐熟练,干得也是很顺手,就是工资比较低,而且几年没涨过。
为了准备结婚,他买了一套80平方米的二居室,每个月光房贷就要2800元,只剩下700元生活费,还需要父母贴补点。
故事二
收入相对稳定工作时间比较规律
人物:王先生,43岁
职业:省政府处级干部
感言:为了工作和生活每天忙碌着
王先生是由部队转业到省政府下属厅局工作的,因此工龄较长,有24年,转业后工资津贴加车补算下来每月不到6000元,买房、养孩子也非常紧张。他说,公务员必须按时上下班,早8点到下午6点,每天各种事情非常杂乱,处理各种关系也很费神,忙忙碌碌一天又一天。好的地方就是工作、收入相对稳定,双休日、节假日也基本能保证正常休息。
故事三
全年几乎不休随时参与危重患者抢救
人物:刘先生,42岁
职业:医生
感言:工作时精神紧绷,平时还得不断进修
刘先生是硕士研究生学历,副主任医师,工作18年,月工资8000多元,全年几乎无休。
他每周要上两天门诊,还要上手术,隔几天就要值一次24小时班,上完夜班还有查房,随时参与危重患者抢救,一年几乎没有一个安安静静的休息日。平常还要不断地进修,迎接一次次考试。他说,医生实在是个辛苦的工作,虽然工资可能比公务员要高一些,但付出却是正常职业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刘先生说,这几年大医院的门诊量都在快速增加,患者越来越多,很多医院招不到医生,而同行们都不愿意让子女学医,因为这个职业付出多却回报少、风险大。但是,将来都没人愿意学医,以后患者找谁治病?这也是我们社会需要思考的一个严重问题。
故事四
为了养家生活费每月只花200元
人物:孙先生,39岁
职业:小区保安
感言:没念过多少书,生活很节俭,同事间的关爱让人感到温暖
孙先生在西安市科技路一小区当保安一年多了,月收入1900元,管吃管住,每周休息一天。此前他也干过很多活儿,但时间都不长。刚开始他觉得保安待遇太低不愿意干,现在慢慢喜欢上了这个职业。虽然工资低,但物业提供住房,不需要租房子,就省了很大一笔钱,而且吃饭不花钱,尽管吃的大锅饭很普通,肉、鱼、鸡蛋都很难碰到。保安除了白班还要上夜班,因为小区里车位少车多,每天清早6点开始就要不断地找车主挪车,很费神,但是过了早高峰相对就轻松些。
孙先生有两个孩子,都在农村,正在上学,每个月大部分工资他都会带回家,他一个人的生活开销控制在200元内,非常节省。他说,同事们都是周边农村进城打工的,没多少文化,也难以找到待遇更高的工作。由于经历、家庭环境都差不多,大家相处得也挺好,住着集体宿舍,在一起也有了家人的感觉,有困难互相帮助,这也是繁华城市里的一点温暖。
故事五
工资与课时挂钩嗓子疼成“职业病”
人物:高女士,41岁
职业:职业学校老师
感言:每天忙于上课、备课、改卷子,好在寒暑假可以休息调整
高女士就职于省内一家职业教育学校,副高职称,工龄19年,月均收入7000多元。她每周上四天课,都是早上连上四节课。因为有寒暑假,熟人都很羡慕她的工作,唯有她自己知道老师的忙碌和辛苦。每天早上连续上四节课,嗓子几乎都冒火了,由于常年站在讲台上,课后还要改卷子、备课,像颈椎病、咽炎这样的职业病一样不少,随着年龄增大,觉得上课越来越累,幸好还有寒暑假能够好好休息调整调整。而且老师的工资是与课时费挂钩的,代课越多工资会越高,而寒暑假工资相对就会降低。
故事六
每天奔波在大街小巷把快递送给顾客
人物;郭立
职业:快递员
感言:每天把区域内的货送完是最开心的事
郭立当快递员两年多了,他负责的区域是西安市含光门到省医院一段的快递投放,每天都可以在这个区域看到他拉着货奔波的身影。
“我真的没有时间说话,快放假了,大家都要出去玩儿,我必须在放假前把库存的货品送完”。4月29日下午3时许,他在一个小区门口等下楼取快递的顾客时说。
他的工作时间是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8点,但经常不是跑一趟就能把货物送到,有时同一个地址他要来回跑四五趟。他说,最担心的就是电话联系好赶到投递点后,顾客又说不在,让明天再送,也有些顾客总是“让明天送”,一拖就是好几天,而快递延迟投递他们是要被罚款的。最开心的就是每天把区域内的货物全部送完,没有库存,这会让他觉得很轻松。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收入还算满意,平均月收入在4500元到5000元。
故事七
入户安检经常到很晚
人物:卢晶晶,29岁
职业:西安秦华天然气有限公司入户安检员
感言:希望得到住户的理解,不要认为他们是骗子
卢晶晶说,入户安检是保障天然气使用安全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她的工作时间是每周日到周四的中午12点到晚上8点,因为入户安检必须家里有人才能进行,很多上班族白天不在,他们只能晚上登门,经常为了赶在大家都在的时候多入户几家,工作就延迟到10点左右了,而冬天这个点路上行人稀少,她只能让家人来接,她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
她认为自己的工作责任重大,每次入户安检前,他们会提前通知小区物业,让家里留人。如果住户没有留意通知,或是晚上回来得很晚,他们会在门上留“到访不遇卡”,提醒住户另外约时间。而最头疼的事就是入户敲门时被认为是骗子,有的住户甚至门都不开就骂他们。当然,最开心的就是得到住户的理解,安检发现重大隐患,比如热水器没有烟道等,他们提醒住户并提出整改建议,住户很是感激。
故事八
家里负担重出来打拼希望创业
人物:小刘,22岁
职业:美容按摩师
感言:休假回家陪父母是最开心的事
小刘在西安城南一家美容院做美容按摩师3年了,因为家在农村,父母的收入无法供她和弟弟两个人念书,懂事的她来到城市里打拼,希望为父母分担辛苦。美容院给员工提供集体宿舍,收入按量考核,她的工作时间是每天上午9点到晚上9点,一般中午和晚上下班后是客流高峰期,一周只能休息一天,平均每月收入也就2000多元。她说,趁着年轻出来打拼,虽然累但也能多学点儿,希望将来自己有机会创业。
隔一两个月她会把4天休息日攒着一起休,这样可以回家好好陪父母,享受父母为她做的可口饭菜,这是她最开心的事。
故事九
挣个辛苦钱供儿子上大学
人物:林师傅
职业:修鞋匠
感言:报的都是良心价,只为揽住回头客
林师傅的修鞋铺开了十几年了,附近的人鞋有问题了几乎都会去找他,当然他的收费也是公道合理。
他说,做服务行业都很辛苦,而且很多收入并不高,每天上午9点到晚上8点,他平均要修二三十双鞋,除了房租、吃饭等,收入也就两三千元。但是他一直坚持着,之前是为了供儿子上大学,现在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他说来修鞋的大多是老顾客,他报的都是良心价。
故事十
忙的时候几个小时不挨凳子
人物:小王
职业:理发师
感言:顾客的认可是最好的赞许
小王在西安市大学南路开理发店4年了,平均每天要工作11个小时,平均月收入4000多元。虽然理发店还不会受到网络的冲击,但由于理发师流动性大,曾经有段时间他雇不到人帮忙,整个店就他一个人,春节前最忙的时候,顾客一个接一个,他甚至几个小时都不挨凳子。
小王说,理发行业门槛不高,竞争较激烈,周围两公里内就有大小理发店五六家。由于店面不大,他不像其他的理发店主要靠办卡拉拢回头客,他说,价格合理、手艺好,回头客自然就多。每次给顾客做完头发看着顾客满意的表情,他就觉得是最好的赞许。
故事十一
工作有危险性一个月休息4天
人物:张师傅,46岁
职业:保洁员
感言: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要挣这份工资就得认认真真把活儿干好
张师傅是西安市高新区的保洁员,从周至来西安4个月了,主要负责唐兴路到科技路的卫生保洁,她给人的感觉是认真朴实。
4月30日,当很多人都休假外出游玩时,她还顶着太阳认真地在车流中清扫着路中间隔离栏附近的垃圾。
张师傅说,虽然家人觉得做保洁员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对她的工作还比较支持。她有两个孩子,一个做临时工,一个还在上学,家庭经济压力还是蛮大的。她说,做保洁员虽然辛苦,但是很规律,每天清晨4点半打卡,工作10个小时,每个月有4天休息日,组长安排轮休。公司管吃住,她每个月工资1950元。 华商报记者 李琳 张莉
新闻推荐
盘点五一小长假2000余万游客来陕游玩 旅游收入84.8亿元
三天小长假期间,陕西各地景区异常火爆。除了本地游客外,陕西的人文、自然之美,也吸引了众多的外地游客前来游玩。据了解,节日期间全省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089.99万人次,同比增长29.21%,旅游收入84.8...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