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聚力打造美丽乡村深入推动乡村旅游 ——商洛市以美丽乡村建设推动旅游业发展实践调研

来源:陕西日报 2016-05-06 19:06   https://www.yybnet.net/

陕西省政府研究室  新华社陕西分社  商洛市政府研究中心

建设美丽乡村是提升改善农村落后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是大力推动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和坚实平台,也是积极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商洛市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聚全市之力,精心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基地,走出一条村新景美、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的科学发展之路,为全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创新发展理念  明确发展方向

商洛市坚持从市域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和绿色循环发展实际出发,高点定位,统筹谋划,精心组织,抓点示范,以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一、把脉市场,明确方向。当前,假日游已成为拉动旅游消费的新引擎,商洛市抢抓机遇,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路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快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

二、深挖潜力,精心选点。商洛全境地处秦岭腹地,依山傍水,拥有金丝峡、牛背梁、天竺山、柞水溶洞等国家5A、4A级景区,素有“秦岭最美是商洛”的美誉。加之地处秦头楚尾,民风民俗独具,且毗邻西安,是西安市民向往的周末旅游目的地。商洛市依据资源优势,按照重点突破、示范带动思路,坚持“资源禀赋优、产业基础强、群众基础好”原则,遵循“靠近景区、靠近城镇、靠近移民点”选点要求,立足各自特色,突出个性主题,在全市精心遴选了8个示范点,重点打造农业体验型、田园风光型、民俗风情型、休闲度假型等特色乡村游景区。

三、明确内涵,科学定位。乡村旅游是让游客在感受自然、生态、乡土、田园生活方式的同时,享受与城镇同质的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现代文明服务。商洛市从实际出发,将美丽乡村建设定位为新农村建设升级版和特色小镇微缩版,既体现乡村文化和风土人情,又具备城镇现代文明和服务功能。升级版主要突出乡村“美”,体现乡村“味”,凸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土风情;微缩版重在提“质”,是以城镇基础设施要求、公共服务理念来打造既体现乡村文化和乡土风情,又呈现“室外五千年、室内五星级”、具备城镇文明服务功能的品质。

四、创新机制,凝聚强大合力。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在全市凝聚起美丽乡村建设的强大合力。建立分级包抓机制。按照“市级领导指导、市直部门帮建、县区负责主抓”的思路,由市县(区)书记分别包抓8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联动、齐步推进。创新多渠道投资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市财政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各县区财政均设立不少于500万元的补助资金,引导美丽乡村建设。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向美丽乡村投放。引导社会资本开发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休闲旅游项目。山阳县引进资金5亿元,开发建设休闲度假项目。

突出田园风光  彰显古镇风情

商洛市以突出田园风光、依托著名景区、彰显古镇风情为理念,重点打造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休闲度假新产品,形成诸多有示范意义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 

一是景区一体化模式。把美丽乡村作为景区的一部分打造,既完善丰富景区旅游项目,又提升景区旅游服务水平。柞水县朱家湾村和石瓮子社区打造现代意义的餐饮、民宿、购物和度假村,成为服务景区和自成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二是深度融入景区模式。围绕核心景区,对沿线村庄统一规划开发,丰富旅游项目,提升旅游服务。洛南县巡检街对石坡河流域沿线纵深20公里7个村庄连片开发,发展深度游基地。

三是招商引资建设模式。通过招商引资打造旅游景点和园区,促进乡村游发展。山阳县前店子村引入徽派私家园林观光点和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等项目,吸引旅客观光体验。

四是构筑景区序幕模式。以大景区开发为带动,将沿途村庄纳入景区同步开发,实现旅游景区与美丽乡村共建设、互促进。商州区江山村打造沿途村庄四季花海,提升了景区层次,延伸丰富了景区功能。

五是辐射带动模式。利用省级重点示范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健全的服务功能,改造提升旅游要素,辐射带动周边村庄乡村游发展。丹凤县竹林关村依托竹林关镇,对原有建筑、环境改造提升,形成了游览在乡村、服务在城镇的互融互促局面。

六是融合发展模式。把美丽乡村融入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完善文化名镇和景区旅游服务功能,促进乡村游发展。镇安县云镇村对村落、民居、街区统一整修,形成美丽乡村造景、城镇提供服务的旅游目的地。

七是移民搬迁模式。根据移民搬迁点已有的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打造兼有旅游功能的移民新村,推动乡村游发展。商南县后湾村把移民新村打造成具有观光、休闲、体验、养生功能的旅游目的地。

注入强大动能  取得显著成效

商洛市将“绿水青山”转化为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实现了从短板到样板的蝶变,是新常态下贫困地区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生动实践。

一是乡村旅游蓬勃发展。2015年,全市接待游客1209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7.59亿元;仅“十一”期间,8个示范村就接待游客56.38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9亿元,乡村游已成为该市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极。 

二是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促进了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8个示范村共投资12.93亿元,汇聚人口近20万,带动全市城镇化水平提高到了49.5%。

三是农民收入明显增加。2015年,8个示范村实现收入5.82亿元,人均增收1600元,同比增长14.28%。

四是农村社会焕发生机。8个示范点投资12.93亿元,新修乡村自驾旅游线路10条120公里、文化广场8个,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探索实践  鲜活经验值得借鉴

商洛市的探索实践证明,美丽乡村建设只有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创新机制、突出特色、依靠群众,才能打造出魅力彰显的现代乡村,成为升级版农村建设的新支撑。

必须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梯次推进,才能取得实效。商洛打造的8个精品示范村,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全面铺开积累了经验、聚集了力量。

必须创新体制机制。科学的体制机制是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有力保证。商洛市明确划分责任主体,各级各部门责任明确、有机联动,为高效推进工作提供了保障。同时,积极探索村企合建、市场运作、民间参与、以奖代补、出资投劳等模式,有效缓解了资金制约和压力。

 必须彰显地域特色。商洛市将商山洛水、土特产品、民俗风情、文化符号等元素进行深挖创新,既丰富了美丽乡村的内涵,又避免了同质化发展,实现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满足了旅游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必须充分依靠群众。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村,主力是农民。商洛市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发挥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依靠群众智慧和力量,推进了工作的有效开展。 (课题组组长:杨三省  李勇  成员:王亲玲  程修华  梁娟 张文莉赵理顺 蔡忠和)

新闻推荐

陕西省选手获中国国际动漫节大奖

本报讯(记者高山)2016中国国际动漫节日前在杭州白马湖动漫产业园落幕。陕西赛区晋级团队“十方自在”斩获本届动漫节中国Cosplay盛典盛龙组银奖。据了解,“十方自在”的参赛作品《一魂一魄永相随》...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聚力打造美丽乡村深入推动乡村旅游 ——商洛市以美丽乡村建设推动旅游业发展实践调研)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