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灯笼,一人多高。
本报记者 肖晓良 文/图
西安白鹿原孙家沟有一对年逾七旬的老两口,男的叫王学坤,老伴叫张淑亚,是远近闻名的编灯老艺人。“五一”前,记者慕名来到孙家沟,只见两位老人正在用12根5米多长的竹子,手工编成6个大型灯笼,精湛的技艺令人叫绝。
走进院落,在老人家里摆满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竹编灯笼,有星星灯、花瓶灯、火葫芦灯……其中6个一人多高的大型竹编灯笼,更是格外醒目。王学坤说,他和老伴编制的这6个大灯笼,是专门为一家旅游景点“定做”的,已花了一个月时间了。每天下来,常常累得腰酸背痛。虽然很辛苦,但看着即将完成的“作品”,老两口心里还是美滋滋的。老两口每年都要做3000多个灯笼,主要销售到西安、临潼、富平、渭南等地。
据了解,白鹿原的竹篾子灯笼,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编制灯笼十分讲究,工艺复杂,分为选竹、破竹、泡竹、破篾、划篾,以及编织、收口、烘烤、滚浆、糊纸等14道工序。选取的竹子,多是当地鲸鱼沟盛产的优质竹子。白鹿原竹篾子灯笼编织工艺,已列入首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秦骥)5月4日,记者从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即日起,西安市将加强集体用餐单位食品安全管理。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以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建筑工地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及就餐...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